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李杜》
全文:
李杜文章宗,繼者宜重黎。
伯禽視熊驥,未易分高低。
小者善鉤魚,大者能柵雞。
世無託孤者,練葛誰提攜。
謫仙葬青山,女嫁為農妻。
州牧選高援,使嬪於中閨。
曰禽鳥有匹,寧合不願睽。
生於隋唐後,名與姬姜齊。
吾家中壘公,惜不經品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李杜
(1). 東漢 李固 、 杜喬 的並稱。《後漢書·李杜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東漢 李膺 、 杜密 的並稱。《後漢書·黨錮傳·杜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 李 杜 焉。”
(3). 東漢 李雲 、 杜眾 的並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四李社》:“ 弘農 五官掾 杜眾 ,傷 雲 以忠諫獲罪,上書願與 雲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獄中。其後 襄楷 上言,亦稱為 李 杜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 李雲 、 杜眾 以直通受誅,此又一 李 杜 矣。”
(4). 東晉 杜預 與 北魏 李沖 的並稱。《魏書·王肅傳》:“詔曰:‘……故 杜預 之歿,窆於 首陽 ;司空 李沖 ,覆舟是託。顧瞻斯所,誠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揚州 刺史 肅 誠義結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願終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魏書》 李沖 、 杜預 ,忠義相結,亦稱 李 杜 。”
(5). 唐 李白 與 杜甫 的並稱。 唐 韓愈 《調張籍》詩:“ 李 杜 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新唐書·文藝傳上·杜甫》:“ 甫 曠放不自儉,好論天下事,高而不功。少與 李白 齊名,時號‘ 李 杜 ’”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下》:“ 李 杜 二公,誠為勁敵。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麗。” 清 費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並驅爭先。”
(6).初 唐 詩人 杜審言 與 李嶠 ,晚 唐 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亦並稱“李杜”。 明 胡應麟 《詩藪·唐下》:“ 杜審言 、 李嶠 結友前朝, 李商隱 、 杜牧 之齊名晚季,鹹稱 李 杜 。”
(7). 宋 李韶 與 杜范 的並稱。《宋史·李韶傳》:“當是時,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稱為‘ 李 杜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與 杜范 皆廉直,中外謂 李 杜 。”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重黎
(1). 重 與 黎 ,為 羲 和 二氏之祖先。《書·呂刑》:“乃命 重 黎 ,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 傳:“ 重 即 羲 , 黎 即 和 。 堯 命 羲 和 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 孔穎達 疏:“ 羲 是 重 之子孫, 和 是 黎 之子孫,能不忘祖之舊業,故以 重 黎 言之。”《國語·楚語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屬民…… 堯 復育 重 黎 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 夏 商 。”
(2).亦作“ 重蔾 ”。指 顓頊 高陽氏 之後,為 帝嚳 高辛氏 火正。《史記·楚世家》:“ 高陽 生 稱 , 稱 生 卷章 , 卷章 生 重黎 。 重黎 為 帝嚳 高辛 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嚳 命曰祝融……﹝ 帝嚳 ﹞誅 重黎 ,而以其弟 吳回 為 重黎 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司馬貞 索隱:“今以 重黎 為一人,仍是 顓頊 之子孫者, 劉氏 云:‘ 少昊氏 之後曰 重 , 顓頊氏 之後曰 重黎 ,對彼 重 則單稱 黎 ,若自言當家則稱 重黎 。’”《隸釋·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繼 高陽 、 重蔾 、 五舉 、 子文 之統。”《晉書·宣帝紀》:“其( 司馬氏 )先出自 帝高陽 之子 重黎 ,為夏官祝融。” 章炳麟 《答鐵錚》:“中國 重黎 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緣,郊之為祭,大報天而主日,此明以火為最上之神。”參閱 清 嚴傑 《經義叢鈔·重黎解》引 陶定山 說。
劉克莊名句,李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