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辛棄疾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中秋飲酒》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辛棄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辛棄疾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書法作品欣賞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 ?月宮裡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 ,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 ?
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衝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 ?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么,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

注釋
將旦:天色將曉。《天問》:楚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出作者勇於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 此詞詠月,卓有創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像,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說熔為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
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
光影:指月亮。
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
(héng橫)娥:即月里嫦娥。據神話傳說,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
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說迷離恍惚,不可捉摸。
玉殿瓊樓:神話傳說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
故堪:固然能夠。
無恙(yàng樣):完好無損。

辛棄疾名句,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名句

詩詞推薦

  • 經九華山費征君故居

    張喬唐代〕草堂蕪沒後,來往問樵翁。斷石荒林外,孤墳晚照中。數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煙壁曾行處, * 不通。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詩詞名句
  • 緣識

    宋太宗宋代〕五惡貪嗔皆自起,高深海岳猶窮矣。無明發在一時間,對面如同千萬里。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詩詞名句
  • 登靈鷲千佛閣為往山野堂紹祖留題

    徐元傑宋代〕強支疲薾此躋攀,屈指曾游十載間。方丈喜添千佛閣,雙眸陟豁四圍山。可無可有僧衣缽,隨得隨供佛面顏。門外
  • 思慮吟

    邵雍宋代〕思慮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誰。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詩詞名句
  • 解語花·梅花

    吳文英宋代〕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盪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
  • 種葦

    姚合唐代〕欲種數莖葦,出門來往頻。近陂收本土,選地問幽人。靜看唯思長,初移未覺勻。坐中尋竹客,將去更逡巡。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詩詞名句
  • 蔬食示舍弟禹圭並嘉佑

    王禹偁宋代〕吾為士大夫,汝為隸子弟。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異。無故不食珍,禮文明所記。況非膏粱家,左宦乏貲費。商山
  • 偈頌二十四首

    釋智遇宋代〕一年又一年,循環數不足。本分面上人,猶如隔羅縠。惟有南極老人,扣天鼓三下,望北關而祝,願我王萬福。
  • 公會亭

    宋祁宋代〕吏罷得休沐,襟懷蕭散中。靜時飛蝶夢,閒處上皇風。稚篠因依碧,疏花磔索紅。素餐無所事,天幸一衰翁。
  • 夏蟲

    梅堯臣宋代〕物久必自化,化之猶騫騰。當自廁中蛆,去作盤上蠅。飛聲既混雞,歛跡何疑冰。寄言漆園吏,已知鵾與鵬。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