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于慎行的《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全文:
延英別殿倚平台,問道恭承步輦來。
講席平依丹地轉,經函近對御筵開。
凝旒晬穆聞天語,委佩從容列上台。
聖學方隆恩禮茂,儒臣長此奉康哉。
參考注釋
聖學
指 孔子 之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後儒不明聖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 康熙 朝,以 朱子 昌明聖學,有益斯文,命禮臣升躋神位於十哲之次。” 梁啓超 《日本橫濱中國大同學校緣起》:“北肇強學於京師,南開聖學於 桂海 。”
恩禮
舊謂尊上對下的禮遇。《後漢書·魯恭傳》:“數召讌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真宗 好文,初待 大年 眷顧無比,晚年恩禮漸衰。”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府君待諸孤弟,尤有恩禮。”
儒臣
(1). 漢 稱博士官為儒臣。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賓。”
(2).泛指讀書人出身的或有學問的大臣。《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福》:“ 大中 時, 党項羌 震擾,議者以將臣貪牟產虜怨,議擇儒臣治邊。” 宋 陳亮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命儒臣翻譯《三國志》及 遼 、 金 、 元 史、性理諸書,以教國人。”
康哉
《書·益稷》:“﹝ 皋陶 ﹞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詞稱頌君明臣良,諸事安寧。後遂以“康哉”為歌頌太平之詞。 晉 潘尼 《贈侍御史王元貺》詩:“協心毗聖世,畢力讚康哉。”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
于慎行名句,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