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昱的《落牙行》
全文:
昔年左車第一牙,居然脫落誠堪嗟。
今年又一齒,欲落未落如秋瓜。
又如洪河流,泛此無根槎。
清晨鼽嚏忽在地,兩齦開豁何谽谺。
其餘未落者,滿口皆齷牙。
乾肉不敢決,所虞飯有山田砂。
人生如此老醜露,尚敢搖唇鼓舌爭喧譁。
太官之羊既無分,屠門大嚼從人誇。
但可朝餐地爐所煨之紫芋,莫飲瓦瓮所釀之松花。
我不願范雎摺齒作秦相,我不願張蒼食乳如魚呿。
願如昌黎口存十三齒,文章千百傳英華。
參考注釋
清晨
天亮的最初時辰
鼽嚏
俗稱傷風。鼻黏膜因受刺激而打噴嚔。《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 唐 柳宗元 《時令論》:“大疫風欬,鼽嚏瘧寒,疥癘之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梁彥》:“ 徐州 梁彥 ,患鼽嚏,久而不已。”
開豁
(1).形容思想或胸懷開闊。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傑。” 宋 陳亮 《與章德茂侍郎書》:“侍郎開豁亮直,足以起士氣;高明宏遠,足以壯天朝。”《紅樓夢》第一二○回:“太太這么一想,心裡便開豁了。”
(2).解除;消除。 唐 李白 《贈別從甥高五》詩:“積蓄萬古憤,向誰得開豁?”
(3).形容空間開闊明朗。 宋 范成大 《早發周平驛過清烈祠下》詩:“登嶺既開豁,入林更清涼。” 元 迺賢 《李老谷》詩:“峯迴稍開豁,夕陽散微影。”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二計畫》:“自 襄陽 以上,皆為山國;其下以至 沙洋 ,則為廣大開豁之谷地。”
(4).謂使思想、胸懷開闊。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為益不少。”
(5).通曉明白。 宋 韓維 《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疑懷滯義一開豁,有如暗室來明缸。”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一》:“鄰有一染匠,常往聽講,久之,忽大悟曰:‘元來世間道理如此。’自是聰明開豁,遂能詩文,不復為匠。” 明 張居正 《進講章疏》:“皇上萬幾有暇,時加溫習,庶舊聞不至遺忘,新知日益開豁。”
(6).謂對他人的罪名或過失予以開脫並寬免。《水滸傳》第三六回:“知縣自心裡也有八分開豁他,當時依準了供狀,免上長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蕩寇志》第八*九回:“如今他已不敢強了,姊姊開豁了他罷。”《清史稿·食貨志一》:“又以 徽州 、 寧國 、 池州 三府世僕捐監應考,常為地方所訐控,上諭:‘此等名分,總以現在是否服役為斷。如年遠文契無考,著即開豁。’”
谽谺
(1).山谷空曠貌。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昔游》:“當谽谺之洞壑,臨決咽之奔泉。” 清 厲鶚 《二月十七日重遊洞霄宮探大滌洞天》詩:“穿盡幽篁履苔石,驚見谽谺洞門坼。”參見“ 谽呀 ”。
(2).山石險峻貌。 唐 獨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劒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谺,高岸嶙峋。” 清 金志章 《鈐山行》:“ 鈐山 四繞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盤脩虵。”
(3).猶閃爍。 唐 杜甫 《柴門》詩:“長影沒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趙執信 《平度州道中望東北諸山》詩:“臺閣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濟寺》詩:“戌削寒侵袂,谽谺樹隱門。” 清 譚嗣同 《城南思舊銘並敘》:“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蝕漏,谽谺洞開。”
李昱名句,落牙行名句
名句推薦
一寸橫波最泥人,東流西去總無因
啟功《對酒二首劇眩以來,已三年矣。近復一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