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遲舉趾殷農切,每以齋心識道微

乾隆二月四日還宮齋戒過御河橋即景得句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二月四日還宮齋戒過御河橋即景得句》

全文:
將臨吉戊舉春祈,遷坐彤庭慎敕幾。
詎謂青郊增景象,都緣瑞雪屢零霏。
雖遲舉趾殷農切,每以齋心識道微
北寺南台縱多勝,敢遑嬉賞式遄歸。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舉趾

(1).舉足;抬腳。《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朱熹 集傳:「舉趾,舉足而耕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桓衛姬》:「今妾望君舉趾高、色厲、音揚,意在 衛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曷不一舉趾,縱望淵與岑。」

(2).指舉動。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脣為天下之所傳。」

心識

(1).心志。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然斯數子,皆以投命之禍,臨不測之機,表露心識,猶以安全;況乎君子無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孤雖庸薄不及通賢,猶曰生民寧無心識。」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飲,不殊於羽族,取類於毛群,亦何貴於人靈,何用於心識?」

(3).心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白馬寺》:「有沙門 寶公 者,不知何處人也,形貌醜陋,心識通達,過去未來,預覩三世。」舊題 宋 蘇軾 《艾子雜說》:「數日,復又聞彼二人相謂曰:『吾自食肉後,心識明達,觸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窮理。』」

(4).神志。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聞命震駭,心識顛倒。非其所任,為愧為恐。經涉旬月,不敢措手。」

(5).意識。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 和鸞 和 祖鳳 雖有主僕底名分,然而在他們底心識里,這種階級的成見早已消滅無餘。」

(6).道家指與實體相對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輟陰陽於形有,傳變化於心識。」

乾隆名句,二月四日還宮齋戒過御河橋即景得句名句

詩詞推薦

雖遲舉趾殷農切,每以齋心識道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