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鎮

南陽鎮怎么寫好看

南陽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宋置,屬流江縣。在今四川渠縣東北李馥鄉北南陽灘處。

②即今山東微山縣西北南陽鎮。《清一統志·濟寧州》: 南陽鎮 “明隆慶初,新運河成,自谷亭移建於此,為往來津要。本朝設守備及管河主簿駐此”。


(1)在江蘇省東市中部、協興河兩岸。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6.4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 2600。曾名南楊村,後改南陽村。1949年為合豐鄉,1957年南勝、南興、晉豐、烈士四鄉併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置南陽鎮。2000年永和鄉併入。產小麥、玉米、棉花、蠶繭等。有輕工、建材、工藝等廠。江大公路經此。(2)在江蘇省大豐市中南部。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 2200。初名蘆盪集,1925年成街市後改名南陽集。1931年改稱南陽鎮。1942年設南陽鄉,1949年為南陽鎮,1958年屬大道公社,1959年改名南陽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復置鎮。主產稻、小麥、棉花等。特產大蒜。有機械、製衣、棉紗、食品脫水等廠。設麥芽生物工藝研究所。黃海公路、通白公路經此。通航運。(3)在浙江省杭州山區東北部、錢塘江南岸。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 5000。相傳以始墾者惠南、惠陽兄弟名字得名。1950年為南陽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為鄉,1985年置鎮。1992年赭山鎮併入。地處平,偶有小丘。產稻、絡麻、油菜籽、淡水魚。特產花邊、蘿蔔乾。有輕紡、印染、化工、建材、蔬菜加工等工業。公路通城區。赭山美女壩為觀錢江潮之勝地。(4)在福建省上杭縣北部。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4.2萬。鎮人民政府駐沙下壩,人口970。地處縣境南部,故名。原屬長汀縣三平區,1958年設南陽鄉,同年改公社。1988年置鎮。產稻、薯、木材。有矽鐵廠和水電站。有公路接深山公路。1930年毛澤東曾紅四軍駐此,紀念地有紅軍軍委和閩西特委聯席會議舊址、龍田書院。(5)在福建省壽寧縣東部、赤溪上游。面積126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 2740。處南山之陽,故名。1949年設南陽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置鎮。為縣東部農貿集市中心。周圍地勢較高,富林木資源,產松、杉、毛竹。還盛產茶葉、油桐、油茶、油菜籽等。有竹木加工、制茶、糧油加工等廠(場)。有公路接楓湖公路。(6)在山東省微山縣西北部。面積17.2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1.2萬。以境內南陽湖得名。1949年為鳧山縣兩城區南陽鎮,1953年改為微山縣八區。1957年建南陽鎮,1958年成立南陽公社,1965年又改為南陽區。1969年復為南陽公社,1984年改置鎮。主產小麥、稻。水產資源豐富,漁業捕撈和養殖並舉。湖產有魚、蝦、蘆葦、江草、芡實、菱角等,另有野鴨、家鴨和中草藥。有造船、食品、繡花等廠及建築、漁業捕撈公。有汽船通濟寧、魚台。(7)在湖北省興山縣西部。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1.3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河,人口920。因所處河又稱南陽河,鎮依河名。1985年置鎮。2000年湘坪鄉併入。境內柑林布,為縣內柑橘重要集散地。有農具、磚瓦等廠。十興公路經此。名勝古蹟有陽泉亭、棋盤亭等。(8)在湖南耒陽市東南部。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4.8萬。鎮人民政府駐田螺心,人口 2100。舊時境內有古寺南陽廟(1958年拆毀),鎮以廟名。建國初屬耒陽縣七區。1956年建南陽鄉,1958年屬夏塘公社。1961年從夏塘析出,為南陽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5年鹽沙鄉併入。主產稻,並產甘薯、小麥。煤礦資源豐富。省屬南陽煤礦駐此。有耒南鐵路專線。西南3千米淝江口耒水航運重要港口。公路交通發達。(9)在湖南省湘陰縣中西部。面積21.6平方千米。人口1.4萬。因境內南陽圍得名。鎮人民政府駐南陽渡,人口 1380。1961年置南陽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置鎮。盛產稻、棉花、鮮魚。有化工、農機、磚瓦、篷布加工等廠。有集貿市場。公路通縣城。有客貨碼頭。(10)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東部。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3萬,98%為壯族。鎮人民政府駐南陽街,人口 1700。以南星、鳳陽、南陽合併得名。1950年屬永淳縣,1952年屬橫縣。1958年屬邕寧縣,稱東方紅公社。1959年改為南陽公社,1984年改鄉,1994年置鎮。產稻、甘蔗、花生等。有釀酒、食品、木器加工、農機等廠。邕靈公路經此。(11)在陝西省扶風縣北部。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910。楊姓始居喬山之南,名南楊。後諧音南陽。1956年設南陽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7年設鎮。主產小麥、玉米。為縣糧油主產區之一。北部有林場。有水泥製品、大理石加工等廠。有公路接天扶公路。古蹟有六朝石刻造像碑、南北朝千佛碑、唐代經幢等。(12)在甘肅省宕昌縣東部。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南陽,人口 1300。以來、楊兩姓得名,後諧改今名。北周為陽宕縣治,隋為良恭縣治,宋為良恭鎮。1954年為南陽鄉,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置鎮。盛產黨參、紅芪。為縣東部農貿集市。白臨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南陽的解釋 郡名,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一帶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詳細解釋.古地名。 春秋 晉 地。《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晉 於是始啟 南陽 。” 楊伯峻 註:“《水經·清水注》引 馬融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張蘭鎮

清置,屬介休縣。即今山西介休市東北三十五里張蘭鎮。 在山西省介休市東北部、汾河南岸。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張蘭,人口 。古稱張南,後訛為今名。年屬介休縣一區。年設張蘭鄉,年改公社,年改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南陽鎮歷史

相關歷史

南陽鎮_南陽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