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壯族

壯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自稱布僮、布儂、布僚、布土、布偏、布越、布雅伊、布傣等。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秦漢以來被包括於西甌、駱越、烏滸、俚、僚、俍、土等泛稱中。南宋始稱“撞”(僮),明清與俍、土、儂、沙並稱。以後,“僮”漸成為統一的族稱。1965年,根據周恩來總理建議,改“僮”為“壯”。人口15555820人(1990年)。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其餘散居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通用漢文。南宋時已出現一種用漢字構成的“土俗字”,未普遍通行。1955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主要從事農業,地區間社會發展不平衡。唐時西部地區多為嶺南道邕、桂兩管所轄羈縻州縣,宋元建立土官制度,明清逐步實行改土歸流,直至民國初年,土官制度全面崩潰。近代以來,生產水平始與東部漸相接近。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現皆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有花山崖壁畫、銅鼓、乾欄建築等古代文化。著名手工藝品有壯錦。民間文學豐富多采,有傳統的歌舞和壯戲。富於革命傳統,唐宋以來歷次掀起反抗中央王朝封建統治和民族壓迫,明代抵禦東南沿海倭寇,清末太平天國革命、中法戰爭,近代歷次革命運動與解放戰爭,均有壯族參加並作出貢獻。建國後實現了社會改革,各項事業都獲得發展。

壯族字典分解

壯族的解釋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古稱“西甌”、“駱越”、“烏滸”、“俚”、“僚”, 宋 始稱“撞”。解放後稱為“僮族”,1956年改“僮”為“壯”。主要分布在 廣西 ,少數居

壯的解釋 壯 (壯) zhuàng 大,有力,強盛:強壯。壯士。壯心。壯烈。壯美。兵強馬壯。 增加勇氣和力量:壯膽。壯行(x妌g )。以壯聲勢。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

族的解釋 族 zú 親屬,泛指同姓之親:族規。族長。家族。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種族。 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定共同體,他們有共同的語言、經濟生活以及表

多學學:壯毅將軍【歷史官職】

見“十壯將軍”。 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將軍,為十二班。見《隋書·百官上》。

壯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