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
①在今山西交城縣西北。《方輿紀要》卷40交城縣:文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文水歷榆城,又南徑文山下, 山因以名”。
②在今福建龍海市西北。《清一統志·漳州府》:文山“在龍溪縣東二十里。一名觀音岩。北臨大溪,三面通潮。其右為水頭山,脈自縣南太平嶺而下,至溪而止,與鳳凰、石壁並稱為水口”。
③在今福建尤溪縣西北。《清一統志·延平府》:文山“在尤溪縣西北五里許,為縣治之右弼……又有公山,與文山對峙,邑人義齋鄭氏故居。宋朱松為縣尉,秩滿假館鄭氏,生朱子於此。先是二山草木繁密,及朱子生,野燒同時盡焚,山形畢露,儼若文公二字,二山因以此名”。
④一名觀音山。在今福建漳州市東。明嘉靖《龍溪縣誌》卷1:文山,“俗名觀音山,在十一都,山下人多業儒,科第相繼,元進士林弼與國朝方伯林同建觀瀾書院于山”。
⑤在今江西樂平市東南。《明一統志》卷50饒州府:文山“在樂平縣東南七十里。山勢磅礴,亘連廣信之弋陽、貴溪二縣。多幽險,今特設官鎮之”。
⑥在今江西安義縣南。《方輿紀要》卷84安義縣:文山“在縣南十里。峰巒秀麗”。
⑦在今江西吉安市東南。《清一統志·吉安府一》:文山“在廬陵縣東南十五里。宋文天祥取以為號”。
⑧在今山東平度市西十八里。《清一統志·萊州府一》:文山,“《州志》:其西有武山對峙。世傳秦始皇東巡集文武於此,因名”。
⑨即文登山。在今山東文登市東北。元於欽《齊乘》卷3文登縣:“以地有文山,始皇召集文人登之,號曰文登。”
⑩在今廣西全州縣北三十里。《方輿紀要》卷107全州:文山“洮水出其下”。雍正《廣西通志》卷13:文山“在(全州)城北三十里。昔有文蒙村,故名。山穴出泉,注為洮水”。
(1)古山名。(1)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東南。宋文天祥為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即取以為號。(2)即“文登山”。(2)集鎮名。在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西南部。屬新坡鎮。人口 1600。村莊坐落在一片火山岩石堆旁,文人較多,曾有三人中進士,故名。地處南渡江下游沿岸。產稻、紅麻、瓜菜,有淡水養殖業。南渡江對岸屬定安縣。有公路通東線高速公路。
文山字典分解
文山的解釋 極言檔案之多。 汪傳寶 《不能搬掉文山養閒人》:“如果搬掉文山養閒人,機關變得清閒自在,無所事事,豈不是違背了初衷?”
文的解釋 文 wén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刺畫花紋:文身。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