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堂鎮
觀音堂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又名觀型堂。即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二十四里鳳溪鎮。清光緒《青浦縣誌》卷2:觀音堂鎮“昔有杜嫗供大士像,香火漸盛,故名”。
②即今河南陝縣(駐三門峽市湖濱區)東六十八里觀音堂鎮。清尹耕雲《豫軍紀略》卷9:同治元年(1862)八月,捻軍“至陝州之觀音堂”。
③在今湖北保康縣東南。清有把總駐守。民國《湖北通志》卷36保康縣:觀音堂“《光緒輿地記》:在城東南九十里”。
在河南省陝縣東部。面積49.8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觀音堂,人口 1630。因昔有觀音廟堂得名,後曾稱崤嶺鎮。民國時稱觀音堂鎮。1949年設區,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61年復區,1965年復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置鎮。產小麥、玉米、豆類、菸葉、油料作物等。有煤礦和化工、閥門、陶瓷、農機修配、麵粉、鑄鋼、磚瓦等廠。隴海鐵路、310國道經此。名勝古蹟和紀念地有漢代古槐、楊連弟烈士紀念碑等。
詞語分解
- 觀音的解釋 見;觀世音;詳細解釋即 觀世音 。 唐 時避 太宗 李世民 諱,省稱 觀音 。 唐 張說 《觀音菩薩像頌》:“我聞上古有聖人,心入羣有,身包大空,普觀一切音聲,其名曰 觀音 菩薩。” 宋 吳曾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登州府
明洪武九年 升登州置,屬山東省。治所在蓬萊縣 今山東蓬萊市。轄今山東龍口、招遠、萊西、海陽等市縣以東地。年廢。 明洪武九年年升登州置,治蓬萊縣今山東蓬萊市。轄境約當今山東省招遠、萊西及海陽等市以東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觀音堂鎮歷史
猜你喜歡
蘇仆延的歷史解釋
遼東屬國烏丸大人。有胡之綱的歷史解釋
元婺州永康人,字仍仲彭富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雲南大理衛人,杜斿的歷史解釋
宋婺州蘭溪人,字叔高屈艷班香的歷史解釋
並列屈,即戰國末期楚公孫郝的歷史解釋
亦作公孫赫公孫奭。戰阿爾松阿的歷史解釋
生卒姓鈕祜祿。阿靈阿下邳國的歷史解釋
東漢永平十五年改臨淮乾隧的歷史解釋
故址在今江蘇吳縣西北石鼓的歷史解釋
即今江西貴溪縣西石鼓高陽公主的歷史解釋
即合浦公主。唐太宗女梅溪縣的歷史解釋
唐貞元元年升梅溪場置陳天祐的歷史解釋
即陳祐。覃韓偏刀水司的歷史解釋
在今貴州德江縣南。明盧鏜的歷史解釋
明汝寧衛人。嘉靖時由縣司法處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民國置,為縣許謙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婁縣人,字在亭鎮江市城區的歷史解釋
舊區名。年由鎮江市設趙渢的歷史解釋
字文孺,東平今屬山東大索貌閱的歷史解釋
大索即廣泛搜尋,貌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