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陝縣

陝縣

秦置,屬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市西陝縣老城。西漢屬弘農郡。東漢屬恆農郡。西晉屬弘農郡。北魏為弘農郡治。後改為北陝縣。北周復改為陝縣,為崤郡治。隋開皇初為陝州治。大業三年(607) 改屬河南郡。義寧元年 (617) 為弘農郡治。唐為陝州治。元屬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 (1368) 省入陝州。1913年改陝州為陝縣,屬河南豫西道,尋屬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60 年撤銷陝縣,併入三門峽市。1962年復置陝縣,移治今三門峽市。


在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北臨山西省。屬三門峽市。面積 1763 平方千米。人口34.3萬。轄4鎮、13鄉。縣人民政府駐大營鎮。西周時周、召二公以陝原(即陝陌)為界分陝而治,故名。《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陝州:陝原“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誌》:周、召分陝,不因城名,從原而界也”。戰國為陝邑,先後屬魏、韓、秦。秦置陝縣(今三門峽市西舊陝縣),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三國魏、西晉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陝州,治陝縣,十八年廢。北魏宣武帝改陝縣為北陝縣。東魏天平初復置陝州,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廢。北周改北陝縣為陝縣,周明帝復置陝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廢陝州,陝縣屬河南郡;義寧元年(617年)於陝縣置弘農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弘農郡為陝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陝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陝縣入陝州,屬河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陝州直隸州。1913年廢陝州為陝縣,屬豫西道。1914年屬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49年陝州專區駐地。1952年屬洛陽專區。1960年廢陝縣入三門峽市。1962年復置陝縣,移治今址。1969年屬洛陽地區,1986年改屬三門峽市。地處崤山山地、黃土塬和黃土丘陵區,黃河流經北部邊緣。屬南溫帶半乾旱氣候。農產以小麥、玉米、棉花、菸葉為主。礦產有煤、石膏、鋁土、重晶石等。工業有冶金、建材、煤炭、化工、電器等。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和209、310國道及三洛公路經此。古蹟有溫塘摩崖造像、達摩塔、安國寺等。

陝縣字典分解

陝的解釋 陝 (陝) shǎn 中國陝西省的簡稱。 古地名,在今中國河南省陝縣。 姓。 筆畫數:8;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143134

縣的解釋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順便了解:陝蜀行省【歷史官職】

見“陝西等處行中書省”。

陝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