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城

黃城怎么寫好看

黃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俗稱牛城。故址在今江蘇無錫縣西十二里,與斗城 (范蠡城) 相近。《史記·春申君傳》:黃歇請封江東楚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②本趙邑,後屬。在今山東冠縣南十里。《史記·田敬仲世家》: 齊宣公四十三年 (前413),“伐晉,毀黃城”。又,《史記·趙世家》: 敬八年 (前379),“拔魏黃城”。肅侯十七年 (前333),“圍魏黃,不克”。《戰國策·齊五》: 蘇秦建議齊、趙兩軍集魏之河北,“燒棘,隊黃城”。即此。

春秋黃國都城。在今河南潢川縣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漢書· 地理志》 弋陽縣應劭曰:“故黃國,今黃城是。” 《水經· 淮水注》: “柴水又東徑黃城西。故弋陽縣也,城內有二城,西即黃城也。”

④戰國魏邑。在今河南內黃縣西北。《史記·趙世家》: 敬侯八年 (前379),“拔魏黃城”。

東漢末建。在今湖北黃陂縣東。《元和志》 卷27黃陂縣: “三國時表為荊州刺史,以此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建安中使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黃城鎮。” 北齊於此置南司州南朝改置州。北周改置黃州

⑥在今廣西興安縣西南。《方輿紀要》 卷107興安縣 “全義城” 條下: “ 《通志》: 縣西五十里又有黃城。相傳黃巢寇桂州,嘗營壘於此。”


(1)古邑名。(1)戰國趙邑。在今山東省冠縣南。《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公四十三年(前413年),齊“伐晉,毀黃城,圍陽狐”,即此。(2)戰國魏邑。即黃,在今河南省黃縣西北。《史記·趙世家》:肅侯十七年(前333年),趙“圍魏黃,不克”;《戰國策》:蘇秦說齊趙襲魏之河北,“燒棘蒲,墜黃城”。皆即此。(2)古地名。即今河南省民權縣西北內黃集村。金天興元年(1232年)元兵攻汴京,金哀宗完顏守緒出奔於此。(3)區片名。在山東省龍口市中部。市人民政府駐地。人口6.2萬。黃縣和龍口市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北齊天寶七年(556年)黃縣城由黃城集移此。1986年起為龍口市治。明崇禎年間,縣城分東北隅、東南隅、西北隅、西南隅四區。1945年東南隅和西南隅並為一村,因中間有“鳳儀門”,取名鳳儀村。有紙箱、彩印、腳踏車配件、減速機、裝潢、電焊條、起重機等廠及建築公司。煙汕、黃水、牟黃公路縱橫貫穿鎮境。城南部建有龍口革命烈士陵園。

詞語分解

  • 黃的字典解釋 黃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治黃。黃泛區。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黃老(黃帝和老子)。炎黃子孫。 事情失
  • 城的字典解釋 城 é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處世的心機,如“胸

歷史地名推薦:汝北縣

隋仁壽元年改廣寧縣置,屬舒州。治所即今河南新蔡縣。大業初改為新蔡縣。 舊縣名。豫皖蘇解放區設。年由河南省汝南縣北部析置。以位縣北得名。年撤銷,仍併入汝南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黃城歷史

相關歷史

黃城_黃城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