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縣
弋陽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秦置,屬內史。治所在今陝西鹹陽市東北四十一里。西漢景帝五年(前152)於縣治東二里建設陽陵,遂改名陽陵縣。
②西漢置,屬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潢川縣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三國魏為弋陽郡治。南朝梁普通八年(527)改為北弋陽縣。東魏武定七年(549)復為弋陽縣,治所移至今潢川縣。北齊改為定城縣。
③隋開皇十二年(592)以葛陽縣改置,屬饒州。治所即今江西弋陽縣。《寰宇記》卷107信州:弋陽縣“以地居弋江之北為名”。大業初屬鄱陽郡。唐初屬饒州,乾元元年(758)改屬信州。元屬信州路。明屬廣信府。民國初屬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屬江西省。
(1)古縣名。西漢置,治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屬汝南郡。三國魏後為弋陽郡治。東魏分置南、北弋陽縣,北弋陽縣仍治今潢川縣西,為弋陽郡治;南弋陽縣治今潢川縣。北齊時北弋陽縣廢入南弋陽縣,南弋陽縣改定城縣。(2)在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屬上饒市。面積 1592.5平方千米。人口36.5萬。轄9鎮、9鄉。縣人民政府駐弋江鎮。西漢余汗縣地,三國吳析置葛陽縣,治赭亭(今縣西),屬鄱陽郡。隋開皇十二年(592年)移治弋江(即信江)北岸(今弋江鎮),改名弋陽縣,屬饒州。《太平寰宇記》信州弋陽縣:“以地居弋江之北為名。”唐屬信州。後歷代析置玉山、貴溪、鉛山、興安(今橫峰)縣。元屬信州路。明屬廣信府。1912年屬江西省,1914年屬豫章道,1927年復屬江西省。1949年屬上饒專區,1970年屬上饒地區,2000年屬上饒市。縣北部屬懷玉山區,南部為武夷山區,中部信江橫貫為平原。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產稻、油菜籽、大豆、花生等。是全國商品糧、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和省蠶繭、油茶生產重點縣,山地富森林。有蛇紋石、銅、瓷土、煤、大理石等礦。工業有採礦、機械、冶金、建材、食品、化肥、製藥、釀酒、塑膠、服裝等。有浙贛鐵路及支線弋樟鐵路,公路有320國道和樂江、弋東等線。為方誌敏、邵式平故里。有漆工鎮 * 紀念館、三百烈士岩、方誌敏烈士故居等紀念地。名勝古蹟有圭峰風景區、疊山書院、南岩石龕、謝枋得墓等。
詞語分解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寧安汛
在今雲南臨滄縣東南百餘里寧安村。清時有千總把總駐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弋陽縣歷史
猜你喜歡
界牌場的歷史解釋
即明界牌鋪。今四川威堯山的歷史解釋
又名豆山。在今河北唐土方的歷史解釋
商代方國見殷墟甲骨文金銀錯的歷史解釋
金屬表面一種金銀裝飾鍾世美的歷史解釋
宋宣州旌德人,字公實太平軍北伐的歷史解釋
年鹹豐三年至五年太平桂枝擢的歷史解釋
比喻科舉及第。唐張子鬥神庫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清朝工部製造統一度量衡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期各國度量衡各涇水的歷史解釋
即今安徽涇縣南之徽河伶倫的歷史解釋
亦作泠倫泠淪。傳說中昌平君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秦人。失名。楚新渥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磐安縣西南部房主的歷史解釋
宮中女官名。南朝宋置蕭彥的歷史解釋
明寧國府涇縣人,字思結廬人境的歷史解釋
結廬構築房舍。人境塵龍光寺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北房縣南。輿地珍寶島的歷史解釋
在今黑龍江省虎林縣東吳起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戰國時衛國左氏沙爾虎達的歷史解釋
生卒虎一作呼。清滿洲
相關歷史
![弋陽縣_弋陽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