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原文

今年歲在巳,公果閉佳城。

竟不登三事,誰能作九京。

群公謾推轂,故客獨沾纓。

遺德憑誰紀,平生不近名。

詩詞問答

問: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佳城

墓地

佳城鬱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異聞》

不登

(1).歉收。《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漢書·元帝紀》:“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 宋 蘇軾 《許州西湖》詩:“ 潁川 七不登,野氣長蒼莽。”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今歲頗不登,貸者艱償,不如放之。”

(2).不升。《左傳·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

(3).不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楊伯峻 註:“不登於器,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

(4).不與,不贊成。《左傳·襄公元年》:“於是為 宋 討 魚石 ,故稱 宋 ,且不登叛人也。” 杜預 註:“登,成也。不與其專邑叛君,故使 彭城 還繫 宋 。” 楊伯峻 註:“不登即不贊同。”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征。”

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正德、利用、厚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孔穎達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諧和之。” 唐 韓愈 《請上尊號表》:“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詩》:“《九歌》者與六詩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此則山川之頌,江海之賦,皆宜在《九歌》後。”

(2).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倡德、和亂、終齊。《逸周書·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亂,三終齊。”

(3).三種官職。《書·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三事,三職也。為任人、準夫、牧夫之職,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詩·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穎達 疏:“三事大夫為三公耳。”《漢書·韋賢傳》:“天子我監,登我三事。” 顏師古 註:“三事,三公之位,謂丞相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 唐 許渾 《聞開 * 相公申錫下世》詩:“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參見“ 三公 ”。

(5).三件。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處補,一枝藜杖伴身閒。”

九京

(1).即 九原 。 春秋 時 晉 大夫的墓地。《國語·晉語八》:“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於 九京 。” 韋昭 註:“京當為原。”《禮記·檀弓下》:“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 九京 也。” 鄭玄 註:“ 晉 卿大夫之墓地在 九原 。京蓋字之誤。”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卷二:“ 方氏 曰:‘ 九京 即 九原 。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廣曰原。’則九京、九原本通用。”

(2).泛指墓地。 宋 黃庭堅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

(3).猶九泉。指地下。 宋 葉適 《翁誠之墓志銘》:“不忮不求,歸全其生乎,不從古人於九京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 周實 《哭洗酲》詩:“詎知霹靂一聲驚,君遽棄我歸九京。”

推轂

(1).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後因以稱任命將帥之禮。 唐 崔日用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去當推轂送,來佇出郊迎。”《花月痕》第五一回:“正看著皇上親行拜將推轂之禮,何等熱閙!”

(2).推動;協助。《史記·荊燕世家》:“今 呂氏 雅故本推轂 高帝 就天下,功至大。” 司馬貞 索隱:“謂 呂氏 素心奉推 高祖 取天下,若人推轂欲前進塗然也。”《新唐書·裴寂傳》:“朕有天下,公推轂成之也。”

(3).薦舉;援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 武安 俱好儒術,推轂 趙綰 為御史大夫。”《南齊書·陸厥傳》:“ 永明 末,盛為文章, 吳興 沉約 、 陳郡 謝朓 、 琅邪 王融 以氣類相推轂。” 宋 司馬光 《送祖擇之守陝》詩:“俊德爭推轂,榮塗易建瓴。” 明 歸有光 《與徐子與書》:“實賴吾丈雅故推轂之。”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郎》詩:“羣公極推轂,玄幣爭相持。”

故客

故舊賓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 之免 長平 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後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太后﹞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沾纓

謂淚水浸濕冠纓。指痛哭、悲傷。《淮南子·繆稱訓》:“ 雍門子 以哭見 孟嘗君 ,涕流沾纓。” 唐 黃滔 《祭陳先輩》:“既闕殷勤而執紼,空將嗚呼以沾纓。” 明 劉基 《題墨竹》詩:“獨立淒涼對圖畫,為君惆悵一沾纓。”

遺德

(1).指前人留下的德澤。《莊子·盜跖》:“今長大美好,人見而悅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史記·孝文本紀》:“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 * 士之氣。” 宋 曾鞏 《思軒詩序》:“今六十餘年,而君來世其官,眾於是考於州人,以求 水部 之餘恩遺德。”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老年人念 托氏 的遺德,不忍動手。”

(2).謂留下德澤。《史記·秦本紀》:“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

(3).指棄置未用的賢德之人。 晉 羊祜 《讓開府表》:“假令有遺德於板築之下,有隱才於屠釣之間,而令朝議用臣不以為非,臣處之不以為愧,所失豈不大哉!”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近名

好名;追求名譽。《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明 李贄 《雜述·征途與共後語》:“余老矣,死在旦夕,猶不免近名之累。”

詩詞推薦

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原文_高仲威總管輓詞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