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作者:李綱 朝代:宋代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
淮蔡雄藩聯四郡,千里公然旅拒。
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
媕婀群議,共雲旄節應付。
於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
往督全師威令使,擒賊功名歸訴。
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
明堂坐治,中興高映千古。

詩詞問答

問: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作者是誰?答:李綱
問: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念奴嬌·憲宗平淮西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李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綱名句大全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李綱寫的七首詠史詞之一。是寫唐憲宗李純平定淮西藩鎮(方鎮)割據的史實的。唐代自安史之亂開始,各地節度使勢力逐漸強大,擁有自己的政權、兵權、財權,每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不聽朝廷號令,儼然獨立王國。這種尾大不掉的局面日趨嚴重,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統一。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就是這種割據一方的方鎮之一。

上片開始三句概寫方鎮之禍。一針見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鎮之所以飛揚跋扈,其原因就在於朝廷姑息養奸,容忍遷就。唐代節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決定父死子繼,或由節度使的權臣繼立,再由朝廷於事後在形式上加以追認。這種追認也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唐肅宗以後的皇帝大多是這樣。

下面具體講淮西節度使。“淮蔡雄藩連四郡,千里公然旅拒。”“淮蔡”,指淮西節度使的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附近)。“連四郡”,指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割據作亂,與山南東道梁崇義、淄青(今山東)的李納、魏博(今山東聊城)的田悅、成德(今河北)的李惟岳四鎮聯合,抗拒朝廷。“旅拒”,即聚眾抗拒。當時吳元濟聯合四鎮,地連千里,氣焰囂張。

這些作惡的人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甚至“潛傷宰輔”。例如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平盧節度使李師道竟敢派刺客 * 力主出兵平定方鎮割據的宰相武元衡,並刺傷御史中丞裴度。企圖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們對方鎮的討伐。“誰敢分明語?”是說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公開主張討伐藩鎮呢?“媕婀群議,共雲旄節應付”。媕(ān)婀,依違兩可,猶豫不決的意思。朝臣們攝於方鎮淫威,在朝廷討論方鎮問題時,態度曖昧,猶豫不決,都主張“旄節應付”。自唐玄宗時起,朝廷任命節度使,要賜給旌旄、符節,作為朝廷承認的標誌。朝臣們主張朝廷採取遷就態度,承認各地自任的節度使,授給旄節,承認既成事實,只求息事寧人,敷衍塞責。因此,節度使們更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這就是首句所說的“晚唐姑息”。

下片讚揚憲宗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功跡。“於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於穆”,見《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於,嘆詞;穆,美好。天子,指唐憲宗。登庸,重用。這幾句是稱讚唐憲宗英明果斷,重用裴度為相,決定出兵平定淮西,與“旄節應付”的態度截然相反。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使李愬領軍,趁雪夜銜枚疾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直入蔡州城,生擒吳元濟。“銜枚”,古代秘密行軍令士兵口銜小棒以止聲。

懸瓠,地名,今河南汝南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借指蔡州。從裴度平定淮西來看,方鎮也不是強大得不可戰勝,只要朝廷肯下決心,態度果斷,是不難平定的。據《宋史·李綱傳》載,宋欽宗曾手書《裴度傳》賜李綱,意思是希望他作南宋的裴度。李綱深為感概地說:“臣曾不足以望裴度萬分之一,然寇攘外患,可以掃除,小人在朝,蠹害難去。”李綱之才,不亞裴度,可惜宋欽宗不是唐憲宗,李綱終無用武之地,只好寫下這首《念奴嬌》詞以自抒懷抱而已。

憲宗平定淮西,雖未根本解決唐代的方鎮問題,但打擊了方鎮的氣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所以李綱把這件事看作是天子坐明堂治理天下的表現,而且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中興事業,光照千古。明堂是周天子宣揚政教的殿堂,是對唐憲宗的歌頌。李綱是從正面歌頌唐憲宗,從側面含蓄地批評了宋欽宗,讚揚裴度,也寄託了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借古喻今,用意深厚。

這首詞散文化的傾向較重,特別就語言來看,基本是散文句法,敘事、議論較多,而藝術形象性似嫌不夠,但在思想內容方面深刻感人。

標籤:懷古詠史懷古抒懷

詩詞推薦

  • 題木蘭廟

    杜牧唐代〕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湘月·天風吹我

    龔自珍清代〕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親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吳潛宋代〕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賣花聲·雨花台

    朱彝尊清代〕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乾接大長乾。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皇矣

    佚名先秦〕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 丁洲懷古

    王緒〔清代〕特統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驚若鷗。揚州空把殘旗耀,贏得舟中罵不休。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酹江月·驛中言別

    鄧剡宋代〕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古蹟五首·其五

    杜甫唐代〕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琴台(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有琴台)

    杜甫唐代〕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台日暮雲。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聞。
  • 楚江懷古三首

    馬戴唐代〕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庾信南北朝〕蕭條亭障遠,悽慘風塵多。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鹿門山懷古

    孟浩然唐代〕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岩潭多屈曲,舟楫屢迴轉。
  • 月夜金陵懷古

    李白唐代〕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台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別殿
  •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

    周邦彥宋代〕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
  • 夢登河漢

    梅堯臣宋代〕夜夢上河漢,星辰布其傍。位次稍能辯,羅列爭光芒。自箕歷牛女,與斗直相當。既悟到上天,百事應可詳。其中
  • 富平少侯

    李商隱唐代〕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當關
  •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

    張炎宋代〕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記玉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白馬篇

    曹植魏晉〕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
  • 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宋代〕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王惲元代〕當年紫禁菸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正情馳魏闕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_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