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居原文
竹柏妙神心,山水樂仁智。
田盤蔚山秀,合以水相濟。
飛流有數派,匯合入平地。
設法疊石岸,為池半畝計。
荇藻莖易滋,鯉鰱族頗備。
其上搆雲房,屧石波心至。
澄泓協靜觀,天半滄浪意。
詩詞問答
問:池上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池上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
參考注釋
竹柏
(1).謂竹與柏。《後漢書·桓帝紀》:“﹝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 洛城 傍竹柏枯傷。”
(2).竹柏經冬不凋,因以喻堅貞。 晉 孫綽 《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經焚不渝,故其貞可貴;竹柏以蒙霜保榮,故見殊列樹。”《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如彼竹柏,負雪懷霜。” 劉良 註:“竹柏,喻堅貞也。” 清 彭紹升 《秋士先生墓志銘》:“先生竹柏之性,有節有文。”
(3).柏樹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柏》:“ 峨眉山 中一種竹葉柏身者,謂之竹柏。”
神心
(1).猶心神。謂魂與心。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意離未絶,神心怖覆。” 漢 揚雄 《<法言>序》:“神心忽恍,經緯萬方,事繫諸道德仁義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 太公 避 紂 之亂,屠隱市朝,遯釣魚水,何必 渭 濱,然後 磻溪 ,苟愜神心,曲渚則可。 磻溪 之名,斯無嫌矣。”
(2).猶聖心。謂天子的心。《文選·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貽宴好會,不常厥數;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呂向 註:“言天子遺其宴會者,不常其數,但聖心所與者,不言而自曉。”
水樂
指流泉所發出的悅耳聲響。 唐 元結 《水樂說》:“ 元子 於山中尤所耽愛者有水樂。水樂是南磳之懸水,淙淙然,聞之多久,於耳尤便。” 宋 蘇軾 《東陽水樂亭》詩:“流泉無絃石無竅,強名 水樂 人人笑。” 清 林佶 《游武夷登一覽亭》詩:“捨舟輕身陟危磴,聽徹水樂鳴濺濺。”
仁智
(1).仁與智。《孟子·公孫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監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參見“ 仁 ”。
(2).仁愛而多智。《韓非子·問田》:“故不憚亂主闇上之患禍,而必思以齊民萌之資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 徐偃王 ﹞長而仁智。”
相濟
(1).互相幫助、促成。《易·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晉 韓康伯 註:“則各有所畜,以相濟也。” 晉 劉琨 《勸進表》:“臣聞昬明迭用,否泰相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四教所先,符采相濟。”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多方相濟,委曲相通。”
(2).互相調濟。《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取中一段叩之,其聲清濁相濟,輕重相兼。”《文匯報》1985.3.10:“他的彈唱,沙而明亮,高而渾厚,剛柔相濟,輕重有致。”
飛流
(1).快速飛行。《漢書·天文志》:“彗孛飛流,日月薄食。” 蔣光慈 《在黑夜裡》:“你的話如火焰一般的熱烈、飛流。”
(2).指瀑布,飛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西北五六里,有 洪井 ,飛流懸注,其深無底。”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二:“軍捫絶磴松根火,士接飛流馬上泉。”
(3).流星。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三表》:“則天變彰於飛流,地眚見於震壓。”《魏書·術藝傳·張淵》:“及其災異之興,出無常所,歸邪繽紛,飛流電舉。”一說,指飛星和流星。兩者微異。 魏收 註:“飛,飛星也。流,流星也。飛星與流星各異:飛星焱去而跡絶,流星跡存而不滅。”
有數
數目不多
有數的幾天
匯合
(1) 水流會合
兩條河流匯合成為一個湖
(2) 與…合在一起
和他的朋友匯合
平地
平整土地
設法
想辦法
我們正在設法解決水箱漏水的問題
雲房
(1).僧道或隱者所居住的房屋。 唐 韋應物 《游琅琊山寺》詩:“填壑躋花界,疊石構雲房。” 明 高濂 《玉簪記·回觀》:“此女當初入觀,也非偶然……因此上收入在雲房。”《痛史》第十三回:“當下二人叩門入內,説明投宿來意。和尚連忙招呼到方丈里坐地,一面擺出齋飯,就讓二人在雲房歇宿。”
(2).喻蓮蓬。 明 郭正域 《瑞蓮賦》:“重結雲房,紛敷寶液。”
波心
水中央。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詩:“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宋 魯應龍 《閒窗括異志》:“一塔屹於波心。” 柯岩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也許是一片白雲偶爾投影在大海的波心。”
澄泓
水清而深。 唐 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繭綸牽撥剌,犀焰照澄泓。”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下瀦為潭,澄泓湛碧,水螢鏡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故藩址》:“宮中泉眼以數十計,皆澄泓見底,石子如摴蒱然。”
靜觀
冷靜地分析觀察
冷眼靜觀
天半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