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和其年清明詞原文
過江來、碎心寒食,淚傾鵑血盈斗。
春衫濕透桃花雨,情種如君都有。
難消受。
旋埋卻、燈前月下調簧咮。
鶯僝燕僽。
況齒稚何戡,技工懷智,俏惹白楊覆。
花開謝,此意纏1-1綿廝鬥。
鵾弦那得重奏。
笙歌曾惱司空眼,玉樹聲消殘漏。
情偏逗。
君不見,鮫珠紅印湓城袖。
春愁疊湊。
任畫字旗亭,聽歌金谷,腸斷曲屏後。
詩詞問答
問:摸魚兒·和其年清明詞的作者是誰?答:史可程
問:摸魚兒·和其年清明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二部
2. 以上《荊溪詞初集》
參考注釋
過江
(1).過 長江 。特指 西晉 和 北宋 王室東渡事。《晉書·王導傳》:“過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飲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過 江 初,拜官,輿飾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自過 江 來,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終不如意。”
(2).指代 東晉 。 清 沉德潛 《<古詩源>例言》:“ 越石 景純 ,聯鑣接軫;過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讀史雜感》詩之一:“過 江 名義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孫。”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鵑血
傳說杜鵑啼聲悽苦,晝夜不止,甚至口中流出血來,故稱。常以形容悲怨之深。 清 王夫之 《讀<指南集>》詩之一:“鵑血春啼悲 蜀 鳥,鷄鳴夜亂度 秦 關。” 清 徐吳念 《石門蔡貞女辭》:“三月鵑血帶啼痕,清操直欲凌冰霜。”參見“ 鵑魂 ”。
濕透
被液體浸透
汗水濕透了他的衣服
桃花雨
(1). 唐 李賀 《將進酒》詩:“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後因用“桃花雨”指暮春飄飛的桃花。 宋 周邦彥 《一落索》詞:“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
(2).指春雨。 清 馮景 《題孫霜瞻<公子垂釣圖>》詩:“桃花雨漲肥鱖魚,人言此味踰花豬。”
(3).形容桃花馬大汗淋漓的樣子。 明 張居正 《恭題文皇四駿圖·龍駒》詩:“流矢當胸戰不休,污溝血點桃花雨。”參見“ 桃花馬 ”。
情種
感情特別豐富的人;對所愛戀的對方特別鍾情的人(多指男子)
如君
妾的別稱
消受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於否定)
無福消受
前月
上個月
前月浮梁賣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調簧
調弄舌頭。謂啼鳴。 宋 梅堯臣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口中調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齒稚
年幼,未成年。
何戡
(1). 唐 長慶 時著名歌者。 唐 劉禹錫 《與歌者何戡》詩:“舊人唯有 何戡 在,更與慇勤唱《渭城》。”
(2).借指遭逢世亂後倖存的歌者。 郁達夫 《湖山雜詠》詩之一:“如今劫後河山改,來聽 何戡 唱《渭城》。”
技工
指有專長的技術工人
白楊
(1) 楊屬的任一種,其特徵是具有柔軟而扁平的長葉柄,葉片能在微風中飄動或飛舞
(2) 銀白楊的俗稱
鵾弦
亦作“ 鵾絃 ”。用鵾雞筋做的琵琶弦。 南朝 梁 劉孝綽 《夜聽妓賦得烏夜啼》:“鵾弦且輟弄,《鶴操》暫停徽。” 宋 蘇軾 《古纏頭曲》:“鵾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王十朋 集註:“ 段安節 《琵琶録》: 開元 中,梨園則有 駱供奉 、 賀懷智 、 雷清 。其樂器,或以石為槽,鵾雞筋作絃,用鐵撥彈之。” 清 鄧漢儀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詩:“赤眉銅馬千秋恨,譜入鵾絃最感人。”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重奏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各按所擔任的聲部同時用不同的樂器或同一種樂器演奏同一樂曲。按人數的多少,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
司空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
(2) 姓
樹聲
樹立名聲。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樵夫議道,漁父濯纓。臣 照 作頌,鋪德樹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勵德樹聲,莫不師聖。”
殘漏
殘夜將盡時的滴漏。漏,漏壺,古代計時器。 唐 獨孤申叔 《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斷絶如殘漏,淒清不隔雲。” 唐 鄭谷 《春夕值省》詩:“流鶯百轉和殘漏,猶把芳尊藉露莎。” 宋 趙長卿 《眼兒媚》詞:“殢人記得,叮嚀殘漏,且慢明朝。”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鮫珠
(1).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 清 劉大櫆 《山中與諸昆及王設參謝師其夜酌》詩:“日落沉鮫珠,月昇薦 和 璧。”
(2).比喻淚珠。 宋 劉辰翁 《寶鼎現·丁酉元夕》詞:“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漸迫,後事難摹。” 清 陳維崧 《石州慢·題家別駕亦人孝感冊並感舊遊》詞:“詎知別後,使君風木銜悽,書來雙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順之 《送程翰林松溪謫居朝陽》詩之三:“ 朝陽 何所似?雲水日氤氳。白晝鮫珠落,青天蜃閣分。” 清 曹寅 《錢塘曉潮》詩:“須臾廟中白馬出,鮫珠四灑腥瑟瑟。”
春愁
春日的愁緒。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詩:“春愁春自結,春結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陽春賦》:“春心蕩兮如波,春愁亂兮如雲。” 唐 張祜 《折楊柳枝》詩之一:“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陸游 《行武擔西南村落有感》詩:“騎馬悠然欲斷魂,春愁滿眼與誰論?”
畫字
畫“十”字,表示承諾
旗亭
(1).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史記·三代世表褚少孫論》:“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薛綜 註:“旗亭,市樓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 趙逸 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層樓,懸鼓擊之以罷市。’” 唐 王勃 《臨高台》詩:“旗亭百隊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唐 杜甫 《入衡州》詩:“旗亭壯邑屋,烽櫓蟠城隍。”
(2).酒樓。懸旗為酒招,故稱。 唐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花縣與琴焦,旗亭無酒濡。” 宋 周邦彥 《瑣窗寒·寒食》詞:“旗亭喚酒,付與 高陽 儔侶。”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報應·德報》:“其人得金後,為旗亭業,居數年,頗獲利。” 郁達夫 《八月初三夜發東京口占別張楊二子》:“四壁旗亭爭賭酒,六街燈火遠隨車。”
金谷
(1).指錢財和糧食。 漢 揚雄 《大司農箴》:“時惟大農,爰司金穀。”《新唐書·戴叔倫傳》:“安之者莫先於兵,兵所藉者食,故金穀之司不輕易人。”《新五代史·唐臣傳·孔謙》:“自少為吏,工書算,頗知金穀聚斂之事。” 宋 司馬光 《劉道原<十國紀年>序》:“ 道原 固辭,以不習金穀之事。因言天子方屬公以政事,宜恢張 堯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財利為先。”
(2).謂富庶。 宋 王安石 《次韻酬微之贈池紙》:“君寧久寄金穀地,方執賜筆磨蚴螭。”
(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北。《初學記》卷八引 晉 郭緣生 《述征記》:“ 金谷 ,谷也。地有 金水 ,自 太白原 南流經此谷,注 穀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穀水 又東,左會 金谷 水,水出 太白原 ,東南流歷 金谷 ,謂之 金谷水 。東南流逕 晉 衛尉卿 石崇 之故居。”
(2).指 晉 石崇 所築的 金谷園 。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朝發 晉 京陽,夕次 金谷 湄。” 唐 李白 《宴陶家亭子》詩:“若聞絃管妙, 金谷 不能夸。”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義姤》:“名園不殊 金谷 ,麗人何減 緑珠 。” 清 查昇 《陳文朴庵招賞牡丹同人即席分賦》詩:“ 金谷 何如 蜀 錦城 , 放翁 舊譜閲《天彭》。”
(3).泛指富貴人家盛極一時但好景不長的豪華園林。多含諷喻義。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二:“ 莒公 詩云:‘ 漢 皋珮冷臨 江 濕, 金谷 樓危到地香。’” 明 李夢陽 《漢京篇》:“後車不戒前車覆,又破黃金買 金谷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況豪華非耐久之物,富貴無一定之情,入身易,出頭難,倒不如移 金谷 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於鼻,誰不憐香?觸之目,誰不愛色?”
(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餞別的場所。 南朝 梁 何遜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 金谷 賓游盛, 青門 冠蓋多。” 宋 沉遘 《使還雄州曹使君夜會戲贈》詩之三:“它時 金谷 重相遇,還許尊前問故人?” 清 姚鼐 《答客》詩:“春深文讌盈 金谷 ,日宴儒林論 石渠 。”
(5).見“ 金谷酒數 ”。
腸斷
喻非常悲痛
標籤: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