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堤清明即事原文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詩詞問答
問:蘇堤清明即事的作者是誰?答:吳惟信
問:蘇堤清明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風吹梨花的時候正是清明時節,遊人們為了尋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
日暮時分笙歌已歇,遊人歸去,被驚擾一天的流鶯回到楊柳叢中享受這靜謐時刻。
注釋
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於西湖。
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樂聲、歌聲。
屬:歸於。
詩文賞析
這首詩對大好春光和遊春樂境並未作具體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點染,此詩的構思之絕,就體現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遊人的縱情、黃鶯的恣意,從側面措意,促人去展開聯想。遊子尋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歸”,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見西湖勝景令人目不暇接,節日氣氛使人流連忘返。再看“流鶯”,當人們“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時,它的世界被人類“強占”。現在,“遊人去而禽鳥樂也”,被壓抑了一天的黃鶯,又受了遊人情緒的感染,當它重成了綠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難想像,黃鶯匿跡,是因人喧場面的熱烈;而它的再現,正說明宜人秀色的魅力。這樣,詩人敘節日情景,狀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繪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無情之鶯的快樂,由側面實現自己的創作目的。
前兩句寫西湖春景和遊春的熱鬧場面。後兩句說日暮人散以後,景色更加幽美,那些愛趕熱鬧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賞,只好讓給飛回來的黃鶯享受去了。 反映了清明時節郊遊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江南三月正是“梨花萬朵白如雪”的季節,青年人結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 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
-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當場不論,過後枉然。佚名《增廣賢文·下集》
-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殷堯藩《端午日》
- 性靈熔匠,文章奧府。淵哉鑠乎,群言之祖。劉勰《文心雕龍·宗經》
-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 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荀子《荀子·富國》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