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記原文
木之生,或櫱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於任為棟樑,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餘,或仿佛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後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樑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於斧斤之,出於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後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栗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於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詩詞問答
問:木假山記的作者是誰?答:蘇洵
問:木假山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樹木生長的時候,有的剛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長到兩手合圍的時候居然死了。還有幸運的長成可以用做棟樑的時候,就被鋸掉了。還有那些不幸被大風拔起,被水沖走了,有的被劈開折斷了,有的爛掉了;還有的很幸運沒有被折斷,也沒腐爛,人們認為它是有用之材,最終還是受到斧頭砍伐的災禍。其中最幸運的,是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沒,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受到水中蟲蛀之後,形成了山峰一樣的形狀,讓喜愛它的人拿去製成了假山,從此它就可以脫離泥沙的衝擊,免遭斧砍刀削的災難了。但是,在荒涼的江邊灘頭上,能夠這樣幸運的木頭能有多少?要是它們不被好事、喜愛它們的人發現,而是恰好被樵夫農民當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夠數得過來呢?那么在這最幸運的樹木中,又有多少不幸的木頭呢。
我家有一座長著三個峰頭的木假山。每次我看到它,總覺得在它身上似乎有一種命運在起作用。再說,它在發芽抽條的時候沒死,在長成兩手合抱粗細的時候也沒死,可用做棟樑卻沒有被砍伐,被風拔起,在水中漂浮並沒有折斷,也沒爛掉,卻未被人當作材料,沒有遭受斧頭的砍伐,而是從急流泥沙之中出來,沒有讓種田的人當作柴火燒了,最終到了我的手裡,那么這裡面的理數僅僅用偶然是無法解釋的啊。
但是我之所以喜愛木假山,不僅僅是喜愛它的形狀像山,而是還對它的形態有一些感慨;不僅喜愛它,對它我還含有一種敬意。看它的中峰,魁梧奇偉,神情高傲舒展,意態端正莊重,很有氣概。好像在用一種力量使它旁邊兩峰順從它似的。旁邊的兩座山峰,神態莊重謹慎,威嚴挺拔,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雖然它們處在服從於中峰的位置,但那高聳挺立的神態,沒有一點逢迎、附和的意思,唉!這木假山,難道沒有可敬重的地方嗎?能不讓人發出感嘆嗎?
注釋
櫱(niè):樹木的嫩芽。
殤(shāng):未成年而死。
拱:指樹有兩手合圍那般粗細。
斤:斧頭。
汩(gǔ)沒:沉沒。
湍(tuān):急流。
濆(fén):水邊高地。
野人:村野之人,農民。
數: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運,氣數。
魁(kuí)岸:強壯高大的樣子。
踞(jù)肆:傲慢放肆,文章形容”中峰”神態高傲舒展。踞:同”倨”。
服:使……佩服。
莊栗(lì):莊重謹敬。
岌(jí)然:高聳的樣子。
阿(ē)附(fù):曲從依附。
詩文賞析
公元1058年(作於嘉祐三年),蘇洵從溪叟得到木山三峰,把它放在庭中,於是寫下這篇文章得以紀念。
標籤:詠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十節》
- 雲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深閨人靜掩屏帷。
-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韋莊《菩薩蠻》
- 湖水無端浸白雲,故人書斷孤鴻沒。
-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
- 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明本《九字梅花詠》
- 名德不昭,毀謗無損其身;義仁莫名,奸邪不以為患。來俊臣《羅織經·保身卷第七》
-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王詡《鬼谷子·反應》
-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