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氏隱居二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

春山酒無伴獨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詩詞問答

問:題張氏隱居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題張氏隱居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題張氏隱居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注釋

全唐詩卷224_12

詩文賞析


★①潘岳《閒居賦》:“張公大谷之梨。”
之子時相見, 邀人晚興留。
霽潭鱣發發,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 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 歸醉每無愁。
  原作共兩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識張君時作,形容他的為人。這是第二首,大約跟張氏已很相熟了,所以開首便道“之子時相見”,《杜詩鏡銓》以為“當是數至後再題”,《杜詩詳註》以為“往來非一度矣”,皆是。
  雖是一首應酬之作,卻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與風趣。這首詩直說與用典雙管齊下。直說與用典是古詩常用的兩種表現方法,如不能分辨,詩意便不明白。在這裡卻兩兩密合。假如當作直說看,那簡直接近白話;假如當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謂無一句無來歷。但這是形跡,杜詩往往如此,不足為奇。它能夠有風趣,方是真正的難得。
  如“之子”翻成白話當說“這人”或“這位先生”,但“之子”卻見《毛詩》。第三句,池中鯉魚很多,游來游去;第四句鹿在那邊吃草呦呦地叫;但“鱣(zhān氈)鮪發發(bō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並見《毛詩》。用經典成語每苦迂腐板重,在這兒卻一點也不覺得,故前人評:“三四驅遣六藝卻極清秀。”而且鹿鳴原詩有宴樂嘉賓之意,所以這第四句雖寫實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啟下了。
  “杜酒”一聯,幾乎口語體,偏又用典故來貼切賓主的姓。杜康是創製秫酒的人。“張公大谷之梨”,見潘岳《閒居賦》。他說,酒本是我們杜家的,卻偏偏勞您來勸我;梨本是你們張府上的,自然在園中邊摘邊吃,不必向外找哩。典故用得這般巧,顯出主人的情重來,已是文章本天成,尤妙在說得這樣輕靈自然。《杜詩鏡銓》說:“巧對,蘊藉不覺。”慰藉不覺正是風趣的一種銓表。
  詩還用透過一層的寫法。文章必須密合當時的實感,這原是通例。但這個現實性卻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為佳。在這裡即超過,超過便是不很符合。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現得非常圓滿,也就是進一步合乎現實了。這詩末聯“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險,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發愁之理;所以這詩末句實在該當作“歸醉每應愁”的,但他偏不說“應愁”,顛倒說“無愁”。究竟“應愁”符合現實呢,還是“無愁”符合現實?我們該說“應愁”是實;我們更應該知道“無愁”雖非實感,卻能進一步地表現這主題──主人情重,客人致謝,賓主極歡。
  在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須說“無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個比較自然合理的解釋,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給否決了。《杜詩集評》引李天生說:“末二句謂與張深契,故醉歸忘山路之險,若雲醉而不知,則淺矣。”李氏的話是很對的。杜甫正要借這該愁而不愁來表示他對主人的傾倒和感謝,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個酒糊塗,那詩意全失,不僅殺風景而已。又這一句結出首聯的意思來,“邀人晚興留”是這詩里主要的句子。  
(俞平伯)

詩詞推薦

  • 贈老僧二首

    陸龜蒙唐代〕枯貌自同霜里木,餘生唯指佛前燈。少時寫得坐禪影,今見問人何處僧。自有家山供衲線,不離溪曲取庵茅。舊曾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別游天台雲臥往

    利登宋代〕半月陪杖屨,此別情詎忘。平生兩知心,蹤跡長相望。茲游天相之,檐雨對夜床。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鄉。如何
  • 慶陸仁重舉男四首

    方回宋代〕積善懸知慶有餘,芝蘭袞袞秀階除。紫陽一滴泉源遠,早聘名儒授四書。
  • 武丘寺

    釋興肇宋代〕高僧危閣侵雲際,盡日披襟濯好風。極目長川人不見,萬株煙樹接遙空。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過葛天民新居

    周文璞宋代〕為憶空山雨,因嗟短鬢霜。幅巾終日仄,侍女古時妝。烏臼殘林外,丹砂舊井旁。不留禪月畫,只踞淨名床。湖鏡
  • 衛卿叔自青暘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

    葛立方宋代〕金杯制宅初奠方,夏木陰陰囀鸝黃。紫絲步障百里長,魚軒象服池閣涼。笙歌嘈雜聞未嘗,何止一曲杜韋娘。珠屨
  • 奉禮帖贊

    岳珂宋代〕群賢修禊,書法遂東。永欣之傳,盛于越中。褚雖莫留,猶有遠公。至今千岩,颯然清風。
  • 簡簡吟

    白居易唐代〕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墨竹

    秦觀宋代〕墨君颯颯風雨鳴,垂鸞舞鳳翻青綬。一竿珍重幾百緡,奚啻渭川三萬畝。金鏘玉戛空琴聲,婢行奴顏謝花柳。得亭
  • 和秀實答仲嘉

    王洋宋代〕未春先以約春期,載酒如何卻負時。遙想醉狂喔舴艋,也知歸客趁酴醾。阿瞞氣懾周瑜陳,樊素心貪白傳詩。橫槊
  • 沁園春

    葛長庚宋代〕歲去年來,思量人生,空自沈埋。既這回冬至,一陽來復,便須修煉,更莫疑猜。好個鼎爐,見成鉛汞,片晌工夫
  •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張昪宋代〕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天際客帆高掛。門
  • 次韻程願以十詩見示篇中多及故起居舍人程子

    晁公溯宋代〕故鄉喬木莫知年,聞道端居似玉川。勿謂魯侯吾不遇,試言衛政子奚先。傳家學問三冬足,插架文書四庫全。頗復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冬日過道上人舊房

    翁卷宋代〕已知超眾相,假質任成灰。房是他僧住,門無舊客來。冰乾半池水,花落一根梅。猶是疑行腳,何年見卻回。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緣識

    宋太宗宋代〕河決洪波東南流迤邐,蒼生昏墊困其止。去年今歲豈遑安,勞我關心情不已。奔衡浩渺故無涯,十二州民皆憂水。
  • 雜詩

    曹植魏晉〕悠悠遠行客。去家千餘里。出亦無所之。入亦無所止。浮雲翳日光。悲風動地起。
  • 訴衷情

    沈蔚宋代〕深深院宇小池塘。一徑碧梧長。青春又歸何處,新筍綠成行。多少事,惱人腸。懶思量。香消一炷,睡起霎時,日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曉入郡城

    朱彝尊清代〕輕舟乘間入,擊纜壞籬根。古道橫邊馬,孤城閉水門。星含兵氣動,月傍曉煙昏。辛苦鄉關路,重來斷客魂。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伏虎林應制

    蕭觀音遼代〕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予丁亥生壬寅年七十六留杭十二年

    方回宋代〕吾生已是三分過,此地胡為一紀留。萬事無心偶然耳,久將身世付浮休。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題張氏隱居二首原文_題張氏隱居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