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作者:張昪 朝代:宋代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

一帶江山如畫。
風物向秋瀟灑。
水浸碧天何處斷,翠色冷光相射。
蓼岸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
門外酒旗低迓。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
悵望倚危欄,紅日無言西下。

詩詞問答

問: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作者是誰?答:張昪
問: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是什麼體裁?答: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金陵風光美麗如畫,秋色明淨清爽。碧天與秋水一色,何處是盡頭呢?雨後晴朗的天色與秋水閃爍的冷光相輝映。蓼草荻花叢生的小島上,隱約可見幾間竹籬環繞的草舍。
江水盡頭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掛在雲端,煙霧籠罩的岸邊,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興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為漁民、樵夫閒談的話題。在高樓上獨自遙望,倍感蒼涼,淒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落下。

注釋
離亭燕:詞牌名。
一帶:指金陵(今南京)一帶地區。
風物:風光景物。
瀟灑:神情舉止自然大方。此處是擬人化用法。
浸:液體滲入。此處指水天溶為一體。斷:接合部。
霽色:雨後初晴的景色。冷光:秋水反射出的波光。相射:互相輝映。
蓼嶼:指長滿蓼花的高地。荻花洲:長滿荻草的水中沙地。
竹籬茅舍:用竹子做成的籬笆,用茅草搭蓋的小房子。
客帆:即客船。
低亞:低垂。
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均在南京一帶建都。
漁樵:漁翁樵夫。代指普通老百姓。
悵望:懷著悵惘的心情遠望。

詩文賞析

【評解】
秋景瀟灑,江山如畫。蓼嶼荻洲,茅舍竹籬。雲際帆移,酒旗低亞。詞人倚樓悵望,一帶江山盡收眼底。而六朝興廢,悠悠萬事,已成了漁樵閒話。此詞寫江南秋色兼抒懷古之情。
上片賞玩江山美景,下片感懷六朝興衰。落寞淒涼,引人遐想。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於冷雋中寓悲涼之感。闋中如“霽色冷光相射”,“寒日無言西下”句,尤覺冷艷觸人心目,而語意無窮。
《歷代詞人考略卷八》:張康節《離亭燕》云:‘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秦少游《滿庭芳》云:“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兩歇拍意境相若,而張詞尤極蒼涼蕭遠之致。

這是一首寫景兼懷古的詞,在宋懷古詞中是創作時期較早的一首。詞的上片描繪金陵一帶的山水,在雨過天晴的秋色里顯得分外明淨而爽朗;下片通過懷古,寄託了詞人對六朝興亡語朴而情厚,有別於婉約派的詞盛衰的深沉感慨 。全詞層層抒寫,勾勒甚密,語卜而情奪取,有別於婉約派的詞風。

開頭一句“一帶江山如畫”,先對金陵一帶的全景作一番鳥瞰,概括地寫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搖落景色蕭索,但這裡作者卻說“風物向秋瀟灑”,一切景物顯得蕭疏明麗而有脫塵絕俗的風致,這就突出了金陵一帶秋日風光的特色。接著“水浸碧天何處斷”具體地描繪了這種特色。這個“水”字承首句的“ 江 ”而來,詞人的視線隨著浩瀚的長江向遠處看去,天幕低垂,水勢浮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看不到盡頭。將如此宏闊的景致,用一個“浸”字形象而準確地描繪出來 。近處則是“ 霽色冷光相射”,“ 霽色”緊承上句“碧天”而來,“冷光”承“水”字而來,萬里晴空所展現的澄澈之色,江波瀲灩所閃現的淒冷的光,霽色靜止,冷光翻動,動景與靜景互相映照 ,構成一幅綺麗的畫面 。一個“射”字點化了這一畫面。接著詞人又把視線從江水裡移到了江洲上,卻只見“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洲、嶼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發花的季節,在密集的蓼荻叢中,隱約地現出了竹籬茅舍。這樣,從自然界寫到了人家,暗暗為下片的抒發感慨作了鋪墊。

下片先盪開兩筆 ,寫詞人再抬頭向遠處望去,“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極目處,客船的帆高掛著 ,煙外酒家的旗子低垂著 ,標誌著人在活動,於是情從景生,金陵的陳跡湧上心頭:“多少六朝興廢事”,這裡在歷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裡經歷了六個朝代的興盛和衰亡,它們是怎樣興盛起來的,又是怎樣的衰亡的,這許許多多的往事,卻是“盡入漁樵閒話”。“漁樵”承上片“竹籬茅舍”而來,到這裡猛然一收,透露出詞人心裡的隱憂。這種隱憂在歇拍兩句里 ,又作了進一步的抒寫:“悵望倚層樓”,“悵望”表明了詞人在瞭望景色時的心情,倚在高樓的欄桿上,懷著悵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著歷史上的往事。最後一句“寒日無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 ”字而來,淒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沉下,蒼茫的夜幕即將降臨,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調子是低沉的,他的隱憂沒有說明白,只從低沉的調子裡現出點端倪,耐人尋味。

況周頤評比詞說:“張康節(張昪諡號)《離亭燕 》云:‘ 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秦少游《 滿庭芳 》云:‘ 憑闌久 ,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兩歇拍意境相若,而張詞尤極蒼涼蕭遠之致。”(《歷代詞人考略》)這段評語,恰切地指出了張詞的藝術特色。在宋代詞壇上,張昪與范仲淹一樣,在創作中透露出詞風逐漸由婉約向豪放轉變的時代信息,對於詞境的開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標籤:宋詞三百首豪放寫景懷古感慨

詩詞推薦

  • 登單于台

    張蠙唐代〕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台。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 次韻伯氏長蘆寺下

    黃庭堅宋代〕風從落帆休,天與大江平。僧坊晝亦靜,鐘磬寒逾清。淹留屬暇日,植杖數連甍。頗與幽子逢,煮茗當酒傾。攜手
  • 殿前歡·楚懷王

    貫雲石元代〕楚懷王,忠臣跳入汩羅江。《離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間強,為甚不身心放?滄浪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小石潭記

    柳宗元唐代〕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
  • 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王惲元代〕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峴山懷古

    陳子昂唐代〕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吳。丘陵徒自出,賢聖幾凋枯!野樹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舜廟懷古

    劉熊渠〔兩漢〕游湘有餘怨,豈是聖人心。竹路猿啼古,祠宮蔓草深。素風傳舊俗,異跡閉荒林。巡狩去不返,煙雲怨至今。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春情

    秦湛宋代〕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縴手。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江雪

    柳宗元唐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范成大宋代〕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箇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
  • 山亭夏日

    高駢唐代〕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沁園春 夢孚若

    劉克莊宋代〕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
  • 泗州僧伽塔

    蘇軾宋代〕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羊長史·並序

    陶淵明魏晉〕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
  •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宋代〕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淨沙·秋

    朱庭玉〔元代〕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解與詩人意同。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二首

    杜甫唐代〕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歐陽炯唐代〕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

    吳潛宋代〕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近簾鉤、暮雨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原文_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