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
作者:朱庭玉 朝代:元代天淨沙·秋原文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
解與詩人意同。
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詩詞問答
問:天淨沙·秋的作者是誰?答:朱庭玉
問:天淨沙·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朱庭玉天淨沙·秋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庭院前的梧桐樹葉子已經落盡,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當日的風姿。仿佛是通曉詩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紅的霜葉飛離枝幹,飛到我的身邊讓我題寫詩句。
注釋
芙蓉:指荷花。
辭柯:離開枝幹。
題紅:在紅葉上題詩。唐僖宗時,有一名宮女在紅葉上寫了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愍憨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樹葉順著御溝水流出宮牆。書生於祐拾到後添寫道:“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於流水上游又流入宮中。後兩人終成良緣。
詩文賞析
起首兩句的對仗,概括了詩人在園林中所望見的秋景。“庭前”和“水邊”是兩處代表性的地點,暗示出詩人在四處徘徊,也在百般尋覓。但秋天對於詩人實在是太無情了,這兩句中的“盡”和“徹”就不留一點餘地。這兩個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盡梧桐”,詩人的判斷顯然是基於未盡之時綠葉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樣,“開徹芙蓉”,首先浮現在他腦海中的也必然是舊時荷花盛開的熱鬧景象。枝上蕭索,水面凋敝,這現實與記憶之間的巨大反差,自然會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紅衰翠減而傷感,第三句卻偏偏說成是紅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緒而自甘衰殘。詩人的這種自我怨艾,一來反襯出心中無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來也表現了他對園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為詩人將所見的秋景與自己繫結在一起,才會有四、五兩句的神來之筆,而在心情上發生一個完全的轉折。
我們在秋天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秋風卷著落葉撲面飛來,碰到身上有時就像粘住似的,好一會兒才飄落地面。詩人此時,就有一片“辭柯霜葉”纏上了他。何以見得?因為在上文的氣氛中,飛舞在空中的霜葉只會加深“落盡”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時的流連,才有可能啟發詩人新的思考。霜葉“辭柯”而依人,這本身就溝通了“意同”的兩者間的聯繫。“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在多情善感的詩人眼中,其“飛來”完全是主動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脈脈的行為;而“題紅”在其“紅葉題詩”典故的原始意義上,則飽含著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蕭瑟的一面,但對熱愛生活的詩人來說,卻同時意味著希望和奮起。這一“辭”一“就”,盡翻前案,將初時悲秋消沉的氣氛一掃而空,無異化衰朽為神奇。小令別出機杼的結尾,令人拍案叫絕。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 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牛嶠《菩薩蠻·風簾燕舞鶯啼柳》
-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 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 試問閒愁都幾許?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