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山行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詞問答

問:山行的作者是誰?答:杜牧
問:山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深秋時節,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雲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亦可譯為直到夜幕降臨),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注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深秋季節的山。

3、石徑:石子的小路。

4、斜:此字讀xiá,為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為。

7、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

8、遠上:登上遠處的。

9、山:高山。

10、車:轎子。

11、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12、紅於: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於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陽落下的傍晚。

詩文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 * 。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飄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深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白雲深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 * 。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深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裡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讚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標籤: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寫景秋天,七言絕句,托物言志,山水詩

詩詞推薦

  • 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陳師道宋代〕平林廣野騎台荒,山寺鐘鳴報夕陽。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落木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觀潮

    吳偉業清代〕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似靈妃顧笑,神魚進舞;馮夷擊鼓,白馬來迎。伍相鴟夷,錢王羽箭,怒氣強於
  • 秋聲賦

    劉禹錫唐代〕相國中山公賦《秋聲》,以屬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絕,然皆得時行道之餘興,猶動光陰之嘆,況伊鬱老病者乎?吟
  • 採桑子(一名醜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

    李煜唐代〕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

    毛滂宋代〕一畝清陰,半天瀟灑松窗午。床頭秋色小屏山,碧帳垂煙縷。枕畔風搖綠戶。喚人醒、不教夢去。可憐恰到,瘦石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三首·其二

    王維唐代〕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滕王閣序

    王勃唐代〕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
  • 昭君怨·送別

    蘇軾宋代〕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 渡江雲三犯·西湖清明

    吳文英宋代〕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雲。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范成大宋代〕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雪竇游志

    鄧牧元代〕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江行
  •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

    曹勛宋代〕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雲間小。斷鴻悲。隴月低。淚濕征衣悄。歲華老。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行台閒詠

    石玠明代〕清於池水淨於苔,會府潭潭暫作台。夜月半庭人未宿,春雲滿眼杏將開。榆關道路猶堪走,麟閣功勳豈易陪。莫信
  • 失題

    楊廣隋代〕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湖雜詠·秋

    薛昂夫元代〕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閒亭榭。分付畫船且慢者。歌,休唱徹;詩,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懷二首

    黃庭堅宋代〕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雨開芭蕉新閒舊,風撼篔簹宮應商。砧聲已急不可緩,檐景既短難為長。狐裘
  • 甘草子·秋暮

    柳永宋代〕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永嘉綠嶂山

    謝靈運魏晉〕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眷西
  • 江上秋夜

    道潛宋代〕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食還陸渾別業

    宋之問唐代〕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野老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
山行原文_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