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三首·其二原文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詞問答
問:雜詩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維
問:雜詩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雜詩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王維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維名句大全
王維雜詩三首·其二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注釋
雜詩:寫隨時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來日:來的時候。
綺(qǐ)窗: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詩文賞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裡的親友,欲知家鄉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鍾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文:朱麗雲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了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殷;“應知”云云,跡近嚕,卻表現出了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關於“故鄉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鄉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絕非故作姿態。
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這正是所謂寓巧於朴。王績的那首《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樸質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問,其藝術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訊息,不是正可深長思之的嗎?(劉學鍇)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登車宿遷北,萬頃鋪瓊田。陸文圭《宿遷道中遇雪》
-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
-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 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 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
- 心事孤山春夢在,到思量、猶斷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