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原文
大雨覺過優,朱明幸快霽。
繼以連日暴,赫曦勢頗熾。
多稼固宜暄,耘者苦炙背。
而況城市囂,避暑應無計。
乃知鮮全美,安得鹹滿意。
林園足清涼,郁熇尚猶厲。
念彼癉暍人,切切愁不置。
德信縱炎官,政平誰酷吏。
晚來爽風奏,金行訊息至。
協時諴萬民,觸緒敬吾事。
詩詞問答
問: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五
2. 葉
參考注釋
大雨
(1).降雨量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隱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
(2).現我國氣象觀測規定,一小時內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時內的雨量為25.0--49.9毫米的雨為大雨。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 晉 潘岳 《射雉賦》:“於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孫枝蔚 《惜夏》詩:“我餞朱明後,無衣暗自傷。”
(2).指立夏節。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節屆朱明,晷鍾丹陸。”《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繡房》:“寶篆香消,繡窗日永,又還節近朱明。”
(3).太陽。《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王逸 註:“朱明,日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六六:“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 明 王世貞 《天門開》詩:“朱明曜以東起,纖阿迫以西垂。”
(4).指傳說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誘 註:“舊説雲 祝融 。”
(5). 漢 郊祀歌名。《史記·樂書》:“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輝真之洞天”。在 廣東 羅浮山 。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三:“ 羅浮 高萬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稱。《花城》1981年第6期:“自從 成吉思汗 的孫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經過 蒙元 、 朱明 、 滿清 ,七百多年。”
連日
連續幾天
連日下雪
赫曦
亦作“ 赫羲 ”。亦作“ 赫爔 ”。1.炎暑熾盛貌。 三國 魏 曹植 《誥咎文》:“炎旱赫羲,飈風扇發。”《文選·潘岳<在懷縣作>詩之一》:“初伏啟新節,隆暑方赫羲。” 張銑 註:“赫曦,炎盛貌。”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緬然萬里路,赫曦三伏時。”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二:“並為大嶺陰,曾無赫曦煖。”
(2).顯赫貌。 南朝 梁 江淹 《傷愛子賦》:“緬吾祖之赫羲,帝 高陽 之玄胄。” 南朝 梁 江淹 《蕭拜太尉揚州牧表》:“名爵赫曦,僶俛優泰。”
(3).光明貌。 宋 司馬光 《次韻和沖卿中秋隴月》:“豈無錦幄翠簾垂,匝樹明燈正赫曦。”
(4).指太陽。
(5).指陽光。 明 高攀龍 《答南皋四》:“讀先生合編,竟先生之言,如赫曦透體。”
炙背
曬背。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區之意,亦已疏矣。” 唐 杜甫 《憶幼子》詩:“憶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軒。”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曝日》:“ 晁端仁 嘗得冷疾,無藥可治,惟日中炙背乃愈。”
而況
連詞。何況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 蘇軾《石鐘山記》
市囂
市井喧鬧聲。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心厭市囂。” 清 吳敏樹 《新修呂仙亭記》:“逾於 岳陽 ,而遠市囂,少雜游,亦處地之善也。”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全美
(1).謂美意成全。《水滸傳》第一一四回:“ 李俊 聽罷,倒地便拜,説道:‘仁兄,重蒙教導,指引愚迷,十分全美。’”
(2).完美。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五:“不但山水,看見美人也不例外!看見了全美的血肉之軀,往往使我肅然的讚嘆造物。”
滿意
意願得到滿足;符合心愿
一切都使他不滿意
林園
山林田園。亦指園林。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作》詩:“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浦嶼崎嶇到,林園次第巡。” 宋 范成大 《休寧》詩:“林園富瓜筍,堂密美杉柏。”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尚猶
亦作“ 尚猷 ”。猶,還。尚、猶同義並列。《書·秦誓》:“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漢書·李尋傳》“悔過自責,思惟黃髮” 顏師古 注引《秦誓》作“尚猶”。《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漢書·禮樂志》:“其遺風餘烈,尚猶不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你把筆尚猶力弱,伊言欲退干戈。” 清 惲敬 《釋蟪蛄》:“蟪蛄之聲,尚猶在耳。”
暍人
中暑的人。《淮南子·人間訓》:“ 武王 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太平御覽》卷八四引《帝王世紀》:“ 武王 自 盟津 還,返於 周 ,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不置
(1).不安放。《史記·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
(2).不捨;不止。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新唐書·狄仁傑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傑 誦書不置。”《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稱嘆不置。” 沙汀 《淘金記》第九章:“大家都在羨慕不置的時候, 么長子 站起來了。”
(3).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補:“置,當讀如德。”
德信
恩德與威信。《漢書·晁錯傳》:“ 錯 不稱陛下德信,欲疏羣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 吳 ,亡臣子禮,大逆無道。”《後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閒兄弟稱王,而德信不聞於士民,功勞未施於百姓。”
炎官
神話中的火神。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一:“ 赤帝 躍火龍, 炎官 控朱鳥。” 宋 陸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極涼》詩:“ 吳中 七月熱未已,渴烏呀呀井無水。 炎官 護前不少斂,樹頭敢望秋風起。”
酷吏
用殘酷的方法進行統治的官吏
晚來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裡家務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爽風
方言。通風。 周立波 《艾嫂子》:“這裡很爽風,又朝陽。”
金行
(1).指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這一行。《後漢書·西羌傳》:“﹝ 西羌 ﹞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 李賢 注引《黃帝素問》:“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處,其人山居而多風,水土剛強。”《漢書·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離” 唐 顏師古 註:“冬主殺氣,金行在西,是謂之寒。”
(2).指 晉 朝。古代哲學家在五行學說中用五行相勝來比附王朝的興替。認為每一個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質),循環往復,終而復始。因 晉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帶沸脣,乘閒電發。” 李善 註:“金行,謂 晉 也。 乾寳 《搜神記》曰:‘ 程猗 《説石圖》曰:金者 晉 之行也。’”《北齊書·文宣帝紀》:“是故 漢劉 告否, 當塗 順民, 曹 歷不永,金行納禪,此皆重規襲矩,率由舊章者也。”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金行 太元 歲,漁者偶探賾。”
(3).指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效樂章十四》:“金行在節,素靈居正。氣肅霜嚴,林凋草勁。” 宋 沉遘 《五言次韻和景彝秋興》:“暑隨朝雨盡,涼入暮天多。已覺金行早,誰調玉燭和。”
舊時經營金銀業務的店鋪。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九章:“金錢略為三品:小者作十用,次者作百用,大者作千用。是時實名金行,不名銀行。”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協時
猶按時。《逸周書·諡法》:“協時肇享曰孝。”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觸緒
觸動心緒。 唐 令狐楚 《為樓煩監楊大夫請朝覲表》:“臣聞心孤者觸緒而悲,意切者發言皆懇。”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喪紀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懷故鄉;觸緒以興愴兮,重閟咽而抑傷。” 清 錢之青 《風阻岳州》詩:“昔賢臨望處,觸緒感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