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作者:楊炎正 朝代:宋代

水調歌頭原文

把酒對斜陽,無語問西風。
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情萬斛,無處落征鴻。
天在闌乾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
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
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漁翁。
故園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詩詞問答

問:水調歌頭的作者是誰?答:楊炎正
問:水調歌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水調歌頭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楊炎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楊炎正名句大全

楊炎正水調歌頭書法欣賞

楊炎正水調歌頭書法作品欣賞
水調歌頭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於統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遠大抱負無從施展。這首詞通過對自家身世的傾訴,來表達他那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真實地表現了他那種感時撫事、鬱郁不得志的心理活動。雖然這首詞哀怨傷感是主要氛圍,但作者並非完全消沉,一蹶不振。全詞立意揀句不同一般,豪放、沉鬱而又風姿卓約,藝術上有其特殊之處。
詞的上片,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愁思,悲壯而沉鬱。起首兩句,輕描淡寫愁態,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懷想,突發奇問。斜日,除了實寫景物,點明時間外,同時還有虛寫年華流逝之意,暗寓歲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無語問西風”,謂所問出之於心而不宣之於口。所問者西風,除了點明秋令外,也有與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這兩句是對仗,使人不覺。接下來“胭脂”兩句,自然是發問的內容。“芙蓉”是荷花,這裡指秋荷。梁昭明太子《芙蓉賦》說它“初榮夏芬 ,晚花秋曜”。花色紅艷,所以詞人問西風:為什麼(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這樣紅)?正如東風是春花的主宰一樣,西風也是秋花的主宰,至少詞人在這裡是這樣認為的 。這一問自然是怪誕而無理。又何以有此一問?
詞人來到江邊,見秋江上滿眼芙蓉,紅艷奪目,與其時自家心境大相逕庭,所以心裡嘀咕,產生了這樣奇怪的想頭,正如傷春的人,責怪花開鳥鳴,可謂推陳出新之筆 ,以此暗寫愁懷,頗為沉鬱。“放眼暮江千頃”句,補出上文見芙蓉時己在江邊,不疏不漏,“暮”字又回應“斜日” 。這千頃大江 ,“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轉出寫愁正題 。以往文人寫愁,方式較多:李煜以“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喻之;賀鑄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喻之 ;李清照以“雙溪舴艋舟,載不動”(《武陵春》)喻之 ;皆構思新穎,構想奇特。這裡,詞人化用庾信“誰知一寸心,乃有萬斛愁”(《愁賦》)句,以“萬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盡,使抽象無形之愁,化為形象具體之物,比喻妥貼、生動。緊接著“無處”一句,再次極言愁之多,強化愁情:離愁滿江,竟連飛鳥立足棲息的地方都沒有,何況人呢?愁之無邊無際,由此可以想見,真是悽惻悲涼至極。這一句在上面兩句的形象比擬基礎上對愁情加以濃筆重抹,直至寫足寫透。以上七句 ,分作四層寫壯志未酬之愁情。
從淡筆輕寫到暗筆意寫,再轉為明筆直寫,最後又加以濃筆重寫,層層遞進,層層渲染。在這淡濃、明暗的映襯中,愁情愈發顯得強烈、鮮明。當時,詞人已三十四歲了,仍然是一介布衣。滿腹經世之才,無處施展 ,怎不使人愁腸寸斷。這種“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悲壯沉鬱之情,至此淋漓盡致,達到高潮。於是在筆墨酣暢之後,詞人又出以淡筆 ,使語氣變得平緩。
“天在闌乾角,人倚醉醒中 ”:暮色蒼茫,唯有闌乾的一角還可見一線天光 ;倚著闌乾,愁懷難遣。“醉醒中” ,非醉非醒 、似醉仍醒的狀態,是把酒澆愁(醉)而後放眼觀物(醒)情貌的捏合,與東坡《江城子》詞“夢中了了醉中醒”句所說的相近。詞人飲酒之所以醉,是由於內心積鬱,愁腸百結 ;而仍醒,是因為胸中塊壘難平,壯志未酬。兩句一邊收束上片的離愁別緒,一邊又啟下片的心理矛盾。結構上顯得變化多端,感情上也頓挫有致,視象上又現出一幅落拓志士的絕妙畫圖。
下片,詞人即調轉筆鋒,著重刻畫報國與歸田的心理矛盾。開合張弛,忽縱忽擒。首先是過片三句承接上片意脈,由詞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鄉,披風戴雨,萍蹤浪跡,飄泊不定;接著,由此發出人生如寄的感嘆,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的詩意,寄寓田園之思。並且緊跟問句,憤然發問:誰是國中豪傑?答語顯然:國中豪傑捨我其誰!而英雄又何處可用武?無奈,請助我浪跡江湖的舟楫;我願效法范蠡大夫,做個釣魚隱士。把退隱心情表現得委婉有致而又酣暢淋漓,渲染得十分飽滿。這幾句真實反映了詞人遭受了人生的種種挫折,抱負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實現,從而憔悴失意,無可奈何的苦衷 。《登多景樓》一詞有“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 ”,坦露的也正是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在當時的愛國志士中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辛棄疾與之唱和的詞中就有“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桔千頭 。”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悲憤,飽含著多少辛酸苦辣。最後兩句,筆調頓挫。在那股去國離家 ,退隱田園的感情洪流奔騰洶湧之時,驟然放下閘門。從而強烈表現了詞人立志報效國家的拳拳之心;傾吐了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詞人既欲擺脫一切,又彷徨無地的心態,以及憨厚、忠悃的性情。它與屈原“忽臨睨夫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 ,蜷局顧而不行”(《離騷》)的愛國精神一脈相承。
綜上所述 ,這是一首十分明顯的感懷秋日的詞。作者與辛棄疾是至交。人品 、氣節十分相似,詞品、格調也很相近。1178 年(即淳熙五年),楊炎正與辛棄疾共同乘舟路過鎮江、揚州,曾寫下有名的《水調歌頭·登多景樓》,抒發報國無路、虛度光陰的苦楚。《登多景樓》與本詞內容相似,詞情亦頗有相通之處,可以對照著看。

詩詞推薦

  • 匡山居

    尚顏唐代〕無才加性拙,道理合藏蹤。是處非深遠,其山已萬重。經時鄰境戰,獨夜隔雲舂。昨日泉中見,常魚亦化龍。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

    李處全宋代〕溫柔屬東西,和冷經三五。幾夜德星明,果應荀陳聚。分虎屈雄姿,展驥淹遐步。除詔已塗芝,便看朝天去。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使客不至夜歸獨酌

    楊萬里宋代〕使客夜不至,還舍欣小歇。杯盤只草草,足可相暖熱。庭前雪夜明,道是簾外月。及見盤中酥,喚作庭前雪。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暑退喜秋

    姜特立宋代〕頹齡厭濁暑,瘦骨便清秋。蓐收方回鑣,灝氣橫九州。老鶴生精神,孤松郁颼腮。如飲寒露漿,貯以青瑤甌。既蠲
  • 戲賦段橋風箏

    杜范宋代〕段橋牽紙鷂,兒戲亦關心。風快應難挽,雲高徑欲侵。人夸無限力,身直不多金。說與須知道,明朝不似今。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令狐尚書許過弊居先贈長句

    白居易唐代〕不矜軒冕愛林泉,許到池頭一醉眠。已遣平治行藥逕,兼教掃拂釣魚船。應將筆硯隨詩主,定有笙歌伴酒仙。只候
  • 幽事絕句

    陸游宋代〕矮紙來吳下,長毫出宛陵。自書霜夜句,持寄剡中僧。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程密學知益州

    宋祁宋代〕墀塗晝對光堯蓂,細札芝泥襲綬馨。三獨舊台呼輻寵,十連新府夢刀靈。雲梯霽日明鉤棧,雨閣蒼苔蝕劍銘。只恐
  • 送黃叔寓赴平江教授

    王之望宋代〕人生水中萍,泛泛隨波瀾。偶然成聚散,誰使為悲歡。伊余從君游,兩見歲履端。相得恨不早,相見常苦難。今又
  • 再用前韻

    袁甫宋代〕修匿之餘德復初,更須辨白舍並趨。善哉三語當年問,直到於今相從雩。
  • 夜歸

    釋文珦宋代〕生唯淨命食,持缽向人境。莫夜時茅廬,月出山愈靜。處處聞泉聲,行行跳松影。先足便安禪,雲深石床冷。
  • 玉堂春

    晏殊宋代〕後園春早。殘雪尚濛菸草。數樹寒梅,欲綻香英。小妹無端、折盡釵頭朵,滿把金尊細細傾。憶得往年同伴,沈吟
  • 贊歷代天師第九代諱符字德信

    白玉蟾宋代〕上饒山水甲江南,一錫橫飛欲結庵。忽遇至人煙靄外,歸來無語隱松岩。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夏夜喜雨

    楊萬里宋代〕聽雨初假寐,還成睡著休。夢中簾奏樂,夜半簟知秋。今歲應須熟,餘生有底愁。無人知喜事,課仆織新篘。
  • 游棲霞觀

    釋智愚宋代〕海上多幽跡,尋碑始得名。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有鶴久不死,見人長欲鳴。壇西羽衣子,知我不虛行。
  • 池上

    趙嘏唐代〕正憐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聲。猶有漁舟系江岸,故人歸盡獨何情。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陸游宋代〕翁自析薪兒負薪,一生不似此年貧。折除卻得常強健,天定方知果勝人。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絕句

    楊萬里宋代〕四詩贈我盡新奇,萬象從君聽指麾。流水落花春寂寞,小風淡日燕差池。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 訪吳式賢歸賦詩復以未用韻成篇如前數

    方回宋代〕秋仲已數晨,殘暑饕餘威。兩旬赫斯旱,歲事將告飢。五穀既不熟,百卉亦具腓。白露輟救田,巫祝絕禱祈。湍漭
  • 梨園小部

    蔡襄宋代〕傾宮晨起傳輕妝,山殿生風夏日長。小部新聲落天上,無人知是荔枝香。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
水調歌頭原文_水調歌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