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盪

作者:王禎 朝代:元代

田盪原文

農事方殷春已歸,綠雲滿掘春秧齊。

秧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

橫木叉頭手自攜,盪磨泥面如排擠。

人畜一過饒足蹄,卻行一抹前蹤迷。

瑩滑如展黃玻瓈,插蒔足使無高低。

處污不染濯清溪,歸來自潔從高棲。

一遇詩人經品題,附名農譜名始躋,願言永用同鋤犁。

詩詞問答

問:田盪的作者是誰?答:王禎
問:田盪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王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齊韻

參考注釋

農事

1.指耕耘﹑收穫﹑貯藏等農業生產活動。 2.指村莊。

方殷

謂正當劇盛之時。《新唐書·陸贄傳》:“今師旅方殷,瘡痛呻吟之聲未息,遽以珍貢私別庫,恐羣下有所觖望,請悉出以賜有功。”

綠雲

比喻女子黑而長的頭髮: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借指年輕女子:雪鬢蒼蒼配綠雲。

春秧

春季的稻禾等幼苗。 宋 蘇軾 《秧馬歌》:“春雲濛濛雨淒淒,春秧欲老翠剡齊。”

秧馬

古代農民拔秧時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翹,利於秧田中滑移。 宋 蘇軾 《秧馬歌引》:“﹝予昔游 武昌 ,見農夫皆騎秧馬﹞日行千畦,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絶矣。” 宋 陸游 《春日小園雜賦》:“自此年光應更好,日驅秧馬聽繅車。” 清 趙翼 《橫塘曲》:“朝行秧馬宵呼犢,不抵清歌侑一觴。”

水泥

由氧化鋁、氧化矽、氧化鈣、氧化鐵和氧化鎂,在窯內一起煅燒並研磨成為極細的粉末,是一種建築材料

橫木

家具(如桌椅)腿之間起稱固作用的橫撐木;家具的底架中兩腿之間的支撐

盪磨

見“ 盪摩 ”。

排擠

(1) 擁擠;推擠

爭舟相排擠,溺死者以千數。——《陳書》

(2) 利用勢力或手段使不利於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想把他的合伙人從企業排擠出去

饒足

富足。《漢書·吳王劉濞傳》:“ 吳 有 豫章郡 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 宋 蘇轍 《民政策下·第三道》:“導之有方,而取之有法,則其民豐樂饒足,老死而無憾。”《花月痕》第七回:“扇影歌喉,一時無兩,以此家頗饒足。”

卻行

亦作“卻行”。1.倒退而行。《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漢書·高帝紀下》:“後上朝, 太公 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 太公 。”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峨鬟佇立,斂袂卻行。”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謡謗並起,水火相攻,以此而求變法之有效,猶卻行而求及前也。”

(2).指能倒走的小動物,如蚯蚓之屬。《周禮·考工記·梓人》:“卻行、仄行、連行、紆行……謂之小蟲之屬。” 鄭玄 註:“卻行,螾衍之屬。” 陸德明 釋文:“案此蟲能兩頭行,是卻行。”

一抹

(1).猶一條;一片(用於痕跡、景物等)。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宋 陸游 《思故山》詩:“暮歸稚子迎我笑,遙指一抹西村煙。”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四折:“我自離了鶯花市,無半星兒點污,一抹兒瑕疵。” 清 鄭燮 《唐多令·寄懷劉道並示酒家徐郎》詞:“一抹晚天霞,微紅透碧紗,顫西風涼葉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紅色的夕照掛在那邊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帶樹葉也帶些兒金黃。” 王西彥 《黃昏》:“一陣轆轆轆轆的轟響,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漸散淡的黑煙。”

(2).一閃而過。 宋 蘇軾 《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詩:“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馬輕衫來一抹。” 宋 楊萬里 《餘乾泝流至安仁》詩:“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齊。《宋史·宋轍傳》:“今欲於 定西城 與 隴諾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數十里。”《 * 詞話》第九回:“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裡。”

(4).一筆勾消。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豈意對面九嶷,前言一抹,貪天功為己力,掠人美以自榮。”

(5).一直;一味。《蕩寇志》第七七回:“忽聽得喊殺之聲,一抹地追尋來,祇道你遇著歹人,卻為你同二位表兄廝殺?”《蕩寇志》第八二回:“卻説 麗卿 一抹地鎗挑劍砍,衝出重圍。”

一彈;一奏。抹,指彈奏弦樂的一種指法。謂輕輕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詩:“紅霞一抹《廣陵》春, 定子 當筵睡臉新。” 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詞:“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一擦或一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破這個架式是用左胳膊橫著一搪,封在面門,順著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擰,將他身子擰轉過來,卻用右手從他脖子右邊反插將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黃鶯搦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劉福生 用手把臉一抹,鼻子眼一緊蹙,扎撒著兩隻大手,發瘋地扭起腰來。”

瑩滑

晶瑩潤滑。 唐 裴鉶 《傳奇·陶尹二君》:“肌膚瑩滑,毛髮潤澤。” 宋 歐陽修 《再和聖俞見答》:“石上紫毫家故有, 剡 藤瑩滑如玻璃。”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五·慈姑》﹝集解﹞引 蘇頌 曰:“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栗,色白而瑩滑。”

玻瓈

見“ 玻璃 ”。

高低

(1) 無論如何

嘴都說破了,老王高低不答應

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終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高低叫他弄丟了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高棲

指隱居。《宋書·謝靈運傳》:“選自然之神麗,盡高棲之意得。”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嘗遇至人,話及時事,每有高棲之約。”

指隱居。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九:“繿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棲。”《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 齊郡 明僧紹 標誌高棲,躭情墳素,幽貞之操,宜加賁飾。”

人經

(1).謂做人行事的規範。 南朝 齊 王儉 《高帝哀策文》:“蠢爾 荊 漢 ,悖亂人經。” 南朝 梁 沉約 《賀齊明帝登祚章》:“凶德早樹,行悖人經。”

(2).人的經脈。《靈樞經·經脈》:“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品題

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後漢書·許劭傳》

附名

(1).寄名;託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流離》:“使此一種而入用,自附名於玉,不為流離矣。”

(2).在人家名字後邊加署姓名。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吳南溪》:“上詢之, 文和 曰:‘臣欲用筆附名於摺尾也。’”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鋤犁

1.鋤和犁。

2.引申為耕作務農。

詩詞推薦

田盪原文_田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