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少岱原文

曉起望岱宗,尚遠數百里。

平郊午蹕停,少岱在尺咫。

已據拔地勢,特因近岳爾。

廣陸半月行,見山心早喜。

斧斤豈能禁,山木憶嘗美。

峭壁餘孤松,𡍪㙷孫枝起。

樵蘇所不到,於險得安只。

詩詞問答

問:少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少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

參考注釋

岱宗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岳,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遠數

猶遠圖。 漢  徐幹 《中論·務本》:“夫小事者,味甘。而大道者,醇淡。近物者,易驗。而遠數者,難效。”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尺咫

咫尺。喻極近的距離。 南朝  宋  鮑照 《春羈》詩:“佳期每無從, 淮  陽 非尺咫。” 明  何宇度 《益部談資》卷下:“郡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 清  趙翼 《扈從木蘭》詩:“堪笑擇地者,盡力爭尺咫。”

地勢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

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夢溪筆談》

半月

(1) 一月之半

(2) 當月球半個圓面被照亮時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時看到的月球

山心

(1).隱居山中的心情。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野情風月曠,山心人事疏。” 清  厲鶚 《八月八日同丁敬身游龍華寺》詩:“山心本清虛,詩骨不柔脆。”

(2).山中。 元  袁桷  袁裒 《東湖聯句》:“海眼藏龍窟,山心射鹿田。” 明  袁宗道 《保全驛道中》詩:“暝煙連雨腳,雲氣起山心。” 清  朱彝尊 《入上方山》詩:“山心夜不寐,凍雀喧前牕。”

斧斤

各種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宋· 蘇軾《石鐘山記》

豈能

怎能;哪能

我豈能反對?

山木

(1).山中的樹木。《左傳·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瞿溪山僧》詩:“鑽燧斷山木,掩岸墐萬戶。” 唐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詩:“土階全壘塊,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選·江淹<恨賦>》:“若乃 趙王 既虜,遷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趙王 遷流 房陵 ,思故鄉,作《山木》之嘔,聞者莫不隕涕。”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夫所謂不學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稱心而衝口者是也。”參閱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淮南內篇二十》。

峭壁

陡峭的山崖

孤松

單獨生長的松樹。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景繄繄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唐  張說 《遙同蔡起居偃松篇》詩:“清都眾木總榮芬,傳道孤松最出羣。”

詩詞推薦

少岱原文_少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