賚原文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時周之命,於繹思。
詩詞問答
問:賚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賚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賚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文王創業多勤勞,我當繼承治國道。擴展基業永不停,矢志不移謀安定。周邦承受上天命,繼承偉業永不停!
注釋
賚(lài):賜予。
既:盡。勤:勤苦,辛勞。止:語氣助詞。一說勤止,是停止勤勞,即不在世的意思。
我:周武王自稱。
敷(pǔ)時:普世,指天下所有諸侯。一說敷,是給予、布施的意思。時,世。繹(yì):尋繹,思考,理出頭緒。一說“續”。思:語氣助詞。
徂(cú):往,指往伐商紂。定:共定天下。
時:是。一說通“侍”,承受。
於(wū):嘆詞。
詩文賞析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頌》曰:……又作《武》,……其三曰:‘鋪時繹思,我徂維求定。”’可知《賚》是樂舞《大武》三成(第三場)的歌詩。《大武》三成是表現武王伐紂勝利後,班師回到鎬京,舉行告廟和慶賀活動,同時進行賞賜功臣財寶重器和分封諸侯等事宜的一場樂舞。封建諸侯是西周初年鞏固天子統治的重大政治舉措。據《史記》記載,武王在朝歌已封商紂之子武庚和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即所謂“三監”,藉以鎮壓殷國頑民,防止他們反叛。回到鎬京以後,又大規模進行分封活動。封建分為三個系列:一為以前歷代聖王的後嗣,如堯、舜、禹之後。二為功臣謀士,如呂尚。三為宗室同姓,如召公、周公。據晉代皇甫謐統計,當時分封諸侯國四百人,兄弟之國十五人,同姓之國四十人。《賚》就是武王在告廟儀式上對所封諸侯的訓誡之辭。故《毛詩序》云:“《賚》,大封於廟也。”
詩首先指出父親文王的勤於政事的品行,表示自己一定以身作則。接著指出天下平定是他所追求的大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告誡所有諸侯們都必須牢記文王的品德,不可荒淫懈怠。這首詩共六句,五言、四言、三言相間,但是有韻:止、之、思押韻,定、命押韻。好像是有韻的散文。《大武》六成中,這是唯一通篇押韻的詩。該詩語氣誠懇,表現了武王深遠的憂慮和倦倦之意,所以在短短的六句中竟反覆地告誡諸侯們“繹思”。孫鑛評為:“古淡無比,‘於繹思’三字以嘆勉,含味最長。”(陳子展《詩經直解》引)這首詩的標題為《賚》,而詩中並無“賚”字,估計原為《大武》三成的樂曲名。
標籤:詩經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酒亂性,色迷人。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 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陸羽《茶經·三之造》
-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 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
-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納蘭性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