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一二首·其一百一原文
雨從何來,不須尋討。
遍滿虛空,拔濟枯槁。
定明妙應靈通,知府舍人台造。
真箇是為雨為霖,莫不為忻為好。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一百一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一百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清遠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清遠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皓韻
2. 知府曾公舍人入山祈雨
參考注釋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尋討
(1).尋究探討。 漢 袁紹 《與公孫瓚書》:“足下曾不尋討禍源,克心罪己。”《北齊書·儒林傳·孫靈暉》:“日誦數千言,唯尋討 惠蔚 手録章疏,不求師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
(2).尋找。《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養娘入去,只沒尋討處,不見了小夫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五:“此必貪我頭上珠帽,若被他掠去,須難尋討。”
遍滿
遍及;布滿。《南齊書·王晏傳》:“論薦黨附,遍滿臺府。” 宋 陸游 《梅花絕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清 譚嗣同 《仁學》五十:“雖流轉世間,依然遍滿法界。”
虛空
心中無著落
拔濟
佛教語。猶濟度。亦泛指拯救。《法華經·譬喻品》:“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 明 屠隆 《曇花記·從師學道》:“你能如此,何患大道不成,我等敢辭拔濟。” 清 方文 《炭婦港》詩:“能以大神力,拔濟民生苦。”
枯槁
(1) 乾枯;枯萎
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訓》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辭·漁父》
靈通
(1) 神通,靈性
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西遊記》
(2) 敏捷,迅速
訊息靈通人士
(3) 〈方〉∶管用
這藥不靈通
府舍
官舍;官邸。《漢書·元後傳》:“君其召諸侯,令待府舍。”《晉書·賈充傳》:“ 充 行至一府舍,侍衛甚盛。”
個是
這是。 唐 寒山 《詩》之一八八:“飽食腹膨脝,箇是痴頑物。” 宋 楊萬里 《過虎頭磯》詩:“ 真陽峽 里君須記,箇是 瞿塘 灧澦堆 。” 清 曹寅 《柳村畫荷花長幅戲題》詩之三:“箇是 吳 儂説 吳 好, 莫愁湖 畔 石頭城 。”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偈頌一一二首·其一百一原文_偈頌一一二首·其一百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