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宿宏善寺

作者:文昭 朝代:清代

避雨宿宏善寺原文

薄暮出郭門,迢迢川路永。

西崦日將沈,前村煙欲瞑。

敲葉雨聲繁,號林風勢猛。

電影劃高原,遙認招提境。

取逕到禪關,隔離出鐙影。

蛩語古廊深,苔侵石灶冷。

道人止我宿,剖瓜代煎茗。

塵世萬蠅蚋,臥此虛堂靜。

一枕夢魂清,晨鐘催客醒。

詩詞問答

問:避雨宿宏善寺的作者是誰?答:文昭
問:避雨宿宏善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郭門

外城的門。《左傳·昭公二十年》:“ 寅 閉郭門,踰而從公。” 唐 韓愈 《過南陽》詩:“ 南陽 郭門外,桑下麥青青。”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宣和 ……乙巳之春,開 金明池 ,有旨令從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門。貴人競攜妓女,朱輪寶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興》詩之一:“郭門傳息壤,不障 洞庭 流。”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川路

水路。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南朝 宋 謝惠連 《汎南湖至石帆》詩:“軌息陸塗初,枻鼓川路始。”

西崦

(1).西山。 唐 戴叔倫 《北山游亭》詩:“西崦水泠泠,沿岡有游亭。” 宋 蘇軾 《新城道中》詩:“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明 高啟 《寄題鄞縣青山寺鍾秀樓》詩:“西崦暮鐘時,憑闌共僧語。”

(2).指 崦嵫山 。傳說中的日落處。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東榑纔吐, 西崦 已仄。”參見“ 崦嵫 ”。

村煙

亦作“ 村煙 ”。村中炊煙。 唐 崔國輔 《宿范浦》詩:“月暗潮又落, 西陵 渡暫停。村煙和海霧,舟火亂江星。”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詩:“亭景臨山水,村煙對浦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日淡村煙起,江寒雨氣來。”

見“ 村煙 ”。

風勢

(1) 風的情勢;風力

到了傍晚,風勢越來越大了

(2) 比喻事態發展的情勢

探探風勢再說

電影

(1)

(2) 一系列攝成的影像,迅速連續地放映就產生連貫、活動的感覺

(3) 表達一個完整主題的、具有連貫、活動感覺的影像

高原

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塊平地

黃土高原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取徑

見“ 取逕 ”。

禪關

(1).禪門。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方入於禪關,覩天宮崢嶸,聞鐘聲瑣屑。” 宋 梅堯臣 《會善寺》詩:“琉璃開浄界,薜荔啟禪關。”《紅樓夢》第八七回:“﹝ 寳玉 ﹞説著,一面與 妙玉 施禮,一面又笑問道:‘ 妙公 輕易不出禪關,今日何緣下凡一走?’”

(2).比喻悟徹佛教教義必須越過的關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3).指入佛門修道者。 清 唐孫華 《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二:“禪關蕭灑松枝麈,處士風流墊角巾。”

隔離

(1) 斷絕接觸;斷絕往來

種族隔離

隔離治療

(2) 隔斷

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唐· 杜牧《阿房宮賦》

蛩語

蟋蟀鳴叫聲。 唐 周賀 《送石協律歸吳》詩:“夜隨浄渚離蛩語,早過寒潮背井行。” 元 范梈 《貴州》詩:“蛩語通支柱,蛛絲映捲簾。” 清 陳維崧 《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園塔影軒作》詞:“暗惆悵,蛩語乍親枕函,砧韻漸生門巷。”

石灶

石砌的灶。 南朝 梁 陶弘景 《華陽頌·類附》:“樹蓋徒低蔭,石灶未嘗煙。”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瓜代

本指瓜熟時赴戍,到來年瓜熟時派人接替。後世就把任期已滿換人接替叫做瓜代

齊侯使 連稱管至父戍 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左傳·莊公八年》

坐看積薪上,笑謝及瓜代。——宋· 劉宰《分韻送王去非之官山陰》

塵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實世界

蠅蚋

蒼蠅和蚊子。《孟子·滕文公上》:“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 楊伯峻 註:“蚋,蚊類昆蟲;一解以‘蚋姑’連讀,謂為螻蛄,即俗名土狗的昆蟲。實則‘姑’應讀為‘盬’,咀也。”《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吳王>》:“譬猶蠅蚋之附羣牛,腐肉之齒利劒。” 李善 注引《說文》:“ 秦 謂之蚋, 楚 謂之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 槐鎮 一僧﹞溘然而逝,合掌端坐……面色如生,撫之肌膚如鐵石。時方六月,蠅蚋不集,亦了無屍氣。”

虛堂

高堂。 南朝 梁 蕭統 《示徐州弟》詩:“屑屑風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虛堂復靜。”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詩:“隔窗螢影滅復流,北風微雨虛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紀行》之十:“北渡 石塘橋 ,西訪 濂溪 宅。喬木無遺株,虛堂唯四壁。” 清 顧炎武 《悼亡》詩之二:“北府曾縫戰士衣,酒漿賓從各無違。虛堂一夕琴先斷,華表千年鶴未歸。”

一枕

猶言一臥。臥必以枕,故稱。 唐 丁仙芝 《和薦福寺英公新搆禪堂》詩:“一枕西山外,虛舟常浩然。” 宋 陸游 《感秋》詩:“一枕淒涼眠不得,呼燈起作感秋詩。” 元 馬致遠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罷一枕纔寧貼,雞鳴後萬事無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徹!” 清 宋維籓 《台城路·蟬》詞:“午餘一枕遊仙夢,幾番被伊驚醒。”

夢魂

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唐 劉希夷 《巫山懷古》詩:“頽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 楚 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 謝 橋。” 元 薩都剌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詞:“ 楚 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 江 東。”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自別 滄浪 ,夢魂常繞。”

晨鐘

清晨的鐘聲。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太陽雖還在遠方,海水中早聽著晨鐘在響:丁當,丁當,丁當。”

詩詞推薦

避雨宿宏善寺原文_避雨宿宏善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