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原文
塵世何年謫歲星,玉為神骨鶴為形。
時逢茅氏開秦臘,定有麻姑訪蔡經。
丹訣著成藏石室,古槎閒坐對滄溟。
山中甲子都忘卻,惟有梅花記丙丁。
詩詞問答
問:壽的作者是誰?答:岑徵
問:壽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壽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參考注釋
塵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實世界
歲星
(1).即木星。古人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其軌道與黃道相近,因將周天分為十二分,稱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年,故稱歲星。《韓非子·飾邪》:“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搶、歲星數年在西也。”《史記·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舊唐書·憲宗紀上》:“壬申夜,月掩歲星。” 清 黃遵憲 《十月十九日至滬》詩:“海水萍蹤仍此地,歲星荔實忽周天。”
(2).即太歲。用以喻災禍。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之一:“廿載江湖負壯心,終看 吳 越 歲星臨。”參見“ 太歲 ”、“ 歲破 ”。
(3).相傳 漢 東方朔 仕 漢武帝 為大中大夫。 武帝 暮年好仙術,與 朔 狎昵,從 朔 求不老之藥及吉雲、甘露等。 朔 嘗謂同舍郎曰:“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及 朔 卒, 武帝 召 大王公 問之,對以不知。問何能,對以善星曆。乃問諸星皆在否,曰:“諸星具在,獨不見歲星十八年,今復見耳。”帝仰天嘆曰:“ 東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哉!”事見舊題 漢 郭憲 《東方朔傳》。後遂用為典實。 清 王圖炳 《遊仙》詩:“君王欲乞長生術,不道郎官是歲星。”
神骨
神韻風骨。 唐 元稹 《畫松》詩:“ 張璪 畫古松,往往得神骨。” 宋 米芾 《畫史·唐畫》:“ 江州 張氏 收 李重光 道裝像,神骨俱全。” 明 袁宏道 《經太華》詩:“不取色態妍,唯求神骨肖。”
丹訣
煉丹術。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有人入 焦山 七年, 老君 與之木鑽,使穿一盤石……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訣。”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道士》詩:“終身持玉舄,丹訣未應傳。”《歧路燈》第七五回:“山主有所不知,大凡天地間,只有兩等異授,一曰劍術,一曰丹訣。”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古槎
亦作“ 古楂 ”。古舊的木筏。 隋 江總 《山庭春日》詩:“古槎橫近澗,危石聳前洲。” 唐 王昌齡 《河上老人歌》:“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蓮花。” 唐 王維 《鸕鶿堰》詩:“獨立何褵褷,銜魚古楂上。”楂,一本作“ 查 ”。
滄溟
(1).大海。《漢武帝內傳》:“諸仙玉女,聚居滄溟。” 唐 元稹 《俠客行》:“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一泛滄溟,即暈眩嘔噦,不能行立。” 趙朴初 《憶江南》詞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滄溟。”
(2).蒼天,高遠幽深的天空。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一折:“天地為盟,上有滄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二相爭朝》:“邊城塵土暗滄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陳夢雷 《登屴崱峰》詩之二:“泉歸洞壑聲聞靜,天入滄溟法界空。”
中甲
金 代科舉考試進士及第、成績屬中等者。參閱《金史·選舉志二》。
中甲科。謂考中進士。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渴睡漢及第》:“ 呂 ( 呂蒙正 )明年中甲,寄聲 胡 ( 胡旦 )曰:‘渴睡漢狀元及第矣!’”
子都
(1).古美男子名。《詩·鄭風·山有扶蘇》:“不見 子都 ,乃見狂且。” 毛 傳:“ 子都 ,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也。”《孟子·告子上》:“至於 子都 ,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南朝 梁 吳均 《詠少年》:“ 董生 唯巧笑, 子都 信美目。”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將有遠行》:“儘妝奩盡交 子都 ,儘肝腸都送狂且。俺姐妹相妨難盡抒,怎了得芳心縷縷。”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選姿》:“不知 子都 之姣者,無目者也。”
(2).即 馮子都 。 漢 樂府詩《羽林郎》中的美女名。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昔有鬟家姝,姓 馮 名 子都 。” 明 何景明 《艷曲》之三:“ 秦 氏字 羅敷 , 馮 家名 子都 。”
忘卻
不記得;忘記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丙丁
(1).古代以十乾配五行,丙丁屬火,因稱火為“丙丁”。《呂氏春秋·孟夏》:“其日丙丁。” 高誘 註:“丙丁,火日也。” 宋 蘇軾 《思無邪齋贊》:“化以丙丁,滋以河車。”《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餘不多及,閲後乞付丙丁。”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朕已再三囑咐,每次給卿手諭,看後即付丙丁。卿萬勿稍有疏忽!”
(2).代詞。猶言某某。《魏書·宋世景傳》:“嘗有一吏,休滿還郡,食人雞豚;又有一乾,受人一帽,又食二雞。 世景 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雞豚,取丙丁之帽?吏乾叩頭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