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首·其一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詩詞問答

問:詠史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詠史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詠史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一書法欣賞

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一書法作品欣賞
詠史二首·其一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掛上百尺之竿。
三百餘年如同一元短夢,金陵鐘山真的有那龍盤?

注釋
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晉元帝時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間改名玄武湖。南埭:即雞鳴埭,在玄武湖邊。埭(dài),紫閘,土壩。“北湖南埭”統指玄武湖。
“一片”句:劉禹錫《金陵懷古》:“一片降旗出石頭。”指吳主孫皓投降晉龍驤將軍王浚,也指陳後主投降隋廬州總管韓擒虎。百尺竿,高的旗竿。
三百年: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建國年代的約數。
鐘山:金陵紫金山。龍盤:形容山勢如盤龍,雄峻綿亘。張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

詩文賞析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雞鳴埭,是六朝帝王尋歡作樂的地方。可是經過了改朝換代,同一個“北湖”,同一個“南埭”,過去曾經看過彩舟容與,聽過笙歌迭唱,而此時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詩人懷著撫今感昔的情緒,把“北湖”“南埭”這兩處名勝和漫漫湖水扣合起來寫,表現出空虛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詩人是把六朝興廢之感融匯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過具體事物的特寫,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王運之終。在此“一片降旗”成為六朝歷代王朝末葉的總的象徵。“降旗”的典故原來和石頭城有關,但詩人寫了“降旗”不算,還用“百尺竿”作為進一步的襯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見其辱。無論是從“一片”的廣度或者是從“百尺”的高度來看歷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統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無恥之極,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是一個轉折,詩人囊括六朝三百年恥辱的歷史。從孫吳到陳亡的三百年時間不算太短,但六朝諸代,紛紛更迭,恰好似凌晨殘夢,說什麼鐘山龍蟠,形勢險要,是沒有什麼根據的。鐘山即紫金山。傳說諸葛亮看到金陵形勢之雄,曾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隱看來,三百年間,孫吳、東晉、宋、齊、梁、陳,曾先後定都於此,全都亡國,可見“國之存亡,在人傑不在地靈”(屈復《玉溪生詩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經為下文的“龍盤”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豎起在石頭城上,則更證明地險之不足憑了。“鐘山何處有龍盤?”詩人用反問的形式,加強了否定的語氣,真是一針見血的快語。這一快語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帶著形象來判斷的。詩人對“龍盤”王氣的思考,不但扣合著六朝的山,扣合著歷史上的“一片降旗”,還扣合著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著某一朝代的覆亡,還扣合著三百年滄桑。他的“王氣無憑論”,實際上是“三百年間”一場“曉夢”的絕妙的藝術概括。詩作熔寫景、議論於一爐,兼有含蓄與明快之勝。詩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層層揭示與深切意蘊的層層吐露相結合。他描寫了一幅飽經六朝興廢的湖光山色,而隱藏在背後的意蘊,則是“龍盤”之險並不可憑。“水漫漫”是詩人從當今廢景來揭示意蘊;“一片降旗”是從歷史興亡來揭示意蘊。“三百年來”則是把“一片降旗”所顯示的改朝換代,糅合為“曉夢”一場,渾然無跡,而又作為導勢,引出了早已盤旋在詩人心頭的感慨“鐘山何處有龍盤”的沉著明快之語,形成了詩的高潮。看來“龍盤”無處尋覓,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權亦是如此。

標籤:詠史懷古

詩詞推薦

  •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李白唐代〕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吒入關中。兩龍
  • 詠霍將軍北伐

    虞羲〔南北朝〕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涼秋 * 月,虜騎入幽并。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雲生。羽書
  •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唐代〕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
  • 蜀先主廟

    劉禹錫唐代〕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天下 一作:天地)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
  •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

    張舜民宋代〕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闌。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爭教潘鬢不生斑
  • 鶯啼序·重過金陵

    汪元量宋代〕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
  • 登二妃廟

    吳均南北朝〕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輕薄好,千里命艫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宋代〕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唐代〕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不知
  • 烏江項王廟

    嚴遂成清代〕雲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江上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清代〕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葉夢得宋代〕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髮,戈戟雲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
  • 西施

    羅隱唐代〕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吳宮懷古

    陸龜蒙唐代〕香徑長洲盡棘叢,奢雲艷雨只悲風。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懷古

    司空曙唐代〕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鄴都引

    張說唐代〕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呈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 西施 / 詠薴蘿山

    李白唐代〕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代白頭吟

    鮑照南北朝〕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髮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
  • 金陵圖

    韋莊唐代〕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薩都剌元代〕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檣櫨,白骨紛如雪。一江南
詠史二首·其一原文_詠史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