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潤玉籠綃

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

潤玉籠綃,檀櫻倚扇。
繡圈猶帶脂香淺。
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壓愁鬟亂。
午夢千山,窗陰一箭。
香瘢新褪紅絲腕。
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

詩詞問答

問:踏莎行·潤玉籠綃的作者是誰?答:吳文英
問:踏莎行·潤玉籠綃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踏莎行·潤玉籠綃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柔潤如同白玉的肌膚,罩著菲薄透明的紗衣。用羅絹團扇輕輕遮蔽著淺紅的櫻桃小口。脖頸上圍著繡花圈飾,還散發著淡淡的脂粉香氣。大紅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紋重重疊起,艾草枝兒斜插著舞亂的髮髻。
午夢迷離。夢中歷盡千山萬水,其實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轉移。手腕上紅絲線勒出的印痕剛剛褪去。江面上的雨聲淅淅瀝瀝,卻無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蕭蕭的晚風吹著菰葉,那境味簡直就像已經到了秋季。

注釋
踏莎(suō)行:調名從唐韓翃詩句“踏莎行草過春溪”而來。雙調,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起首四個四言句,前人多用對偶。
潤玉:指肌膚。
籠綃:簿紗衣服。
檀櫻:淺紅色的櫻桃小口。檀,淺紅色,唐羅隱《牡丹》詩:“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繡圈:繡花圈飾。
榴心:形容歌女紅色舞裙上印著重疊的石榴子花紋。
艾枝:端午節用艾葉做成虎形,或剪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見《荊札歲時記》。
一箭:指刻漏。古代計時工具。
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紅絲腕:民俗端午節以五色絲系在腕了以驅鬼祛邪。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縷。見《風俗通》。
菰(gū):水生植物,也稱茭白,可作菜,子實可食。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在端午之日憶念他蘇州去姬的感夢之作。而這與一般的感夢詞又不完全一樣,把夢中所見之人的容貌、服飾描摹得極其細膩逼真,並沒給人以縹緲恍忽、迷離朦朧之感,因而使人一時很難看出是在寫夢。
起頭“潤玉籠綃,檀櫻倚扇。繡圈猶帶脂香淺。”三句著意刻畫夢中所見之人的玉膚 、櫻唇 、脂粉香氣及其所著紗衣 、所持羅扇、所帶繡花圈飾,從色、香 、形態、衣裳、裝飾等逼真地顯示其人之美。“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壓愁鬟亂。”兩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兩地相思,以“榴心”、“艾枝”點明端午節令。上句的“ 空疊”二字,是感嘆舞裙空置 ,推測此因無心歌舞 ;下句的“應壓”二字,則瞥見髮鬢散亂,想像其人應含深愁。上片五句,句句寫夢,卻始終不點破是說夢。直到下片換頭,才以“午夢千山”一句點出以上所寫原來只是南柯“午夢”。句中的“千山 ”二字,表明夢魂與現實距離之遙遠。這一句是寫山長水遠,路途阻隔 ,只有夢魂才無遠弗屆。對下句“窗陰一箭”,前人大都解說為 :慨嘆光陰似箭,與夢中人分別已久。但這裡的“一箭 ”,似指漏箭,如這不是感嘆光陰逝去之速,而是說刻漏移動之微。聯繫上句,作者寫的是:夢中歷盡千山萬水,其實只是片刻光景。兩句合起來,既深得夢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夢初回時所產生的對空間與時間的迷惘之感。
換頭兩句剛寫到夢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紅絲腕”一句,把詞筆重又拉回到夢境,回想和補寫夢中所見之人的手腕。這一詞筆的跳動,正是如實地寫出了作者當時的心靈狀態和感情狀態。在這片刻,對作者說來,此身雖已從夢中覺醒,而此心卻仍留在夢中。夢中,他還分明見到其人依端午習俗盤繫著采絲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寬褪的印痕。如果聯繫他另外寫的幾首端午憶姬之作 ,我們當可發現,詞人對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絲系腕一事留有特別深刻的印象。這就無怪他在這次夢中也注意及此,並在夢醒後仍念念不忘了。歇拍“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兩句,則兩從夢境回到現實,並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夢”醒來直到“晚風”吹拂這段時間內的悠邈飄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王國維曾說:“ 余覽《夢窗甲乙丙丁稿》中實無足當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二語乎。”(《人間詞話》)就連最不喜歡夢窗詞的王國維也對此二語大加讚賞,並稱其足以當得起周濟的那四句話。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句所攝取的眼前景物——“雨聲 ”、“晚風”、“菰葉”,既襯托出、也寄寓著作者在夢醒後難以言達的情思和哀怨,同時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還因為這兩句又是以景結情 ,宕出遠神 ,既合乎沈義父所說的“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樂府指迷》),也做到了沈謙所說的“以迷離稱雋”(《填詞雜說》)。這兩句,從空間看是把詞境推入朦朧的雨中,推向遙遠的江外;從時間看是把詞思推入涼風中的暮晚,推向感覺中的清秋。這就跳出了前面所展現的空間和時間範圍,把所寫的夢中之境一筆宕開,使之終於歸為烏有。更從全詞有,它寫了夢中人,也寫了眼前景。按說,前者是虛幻的;後者是真實的。但對作者而言,其感受卻恰恰相反:回味夢中所見之人,其印象是如此親切分明;悵望眼前之景,其心情是如此淒迷無助。因此,他在上片正是以實筆來描摹虛象,寫得十分真切;在結拍處卻以虛筆來點畫實景,寫得情景異常縹緲。也許正因其幻而益真 ,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雲影,搖盪綠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這種境界所吸引,而又感其乍離乍合,難以追尋。

標籤:懷人抒情哀愁

詩詞推薦

  • 飲酒 其四

    陶淵明魏晉〕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
  • 憶江南·多少恨

    李煜五代〕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納蘭性德清代〕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春花秋草

    晏殊宋代〕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總把千山眉黛掃。未抵別愁多少。勸君綠酒金杯,莫嫌絲管聲催。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空相憶

    韋莊唐代〕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謁山

    李商隱唐代〕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欲就 * 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秦觀宋代〕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有約

    司馬光宋代〕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唐代〕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落梅風

    珠簾秀元代〕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蘇軾宋代〕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 *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晁補之宋代〕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
  • 伐檀

    佚名先秦〕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
  • 東還

    李商隱唐代〕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游赤石進帆海

    謝靈運魏晉〕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揚帆
  • 望海樓晚景五絕

    蘇軾宋代〕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雨過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孟浩然

    李白唐代〕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宋代〕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宴桃源·前度小花靜院

    白居易唐代〕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見了又還休,愁卻等閒分散。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趙長卿宋代〕十載仰高明,一見心相許。來日孤舟西水門。風飽征帆腹。後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見秋風寒雁來,能寄音書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
踏莎行·潤玉籠綃原文_踏莎行·潤玉籠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