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秋景

作者:王崇簡 朝代:明代

滿庭芳·秋景原文

秋老郊原,黃蘆小艇,清江萬樹丹楓。

山窮水盡,一望白雲空。

夕照明霞點點,飛無影、幾陣征鴻。

炊煙接,沉沉古徑,遠寺出疏鍾。

朦朧凝望處,野塘淒寂,粉淡芙蓉。

聽蓼花灘畔,叫徹寒蛩。

又是黃昏將近,人家裡、夜閣燈紅。

征衫薄,長亭短驛,客路卷西風。

詩詞問答

問:滿庭芳·秋景的作者是誰?答:王崇簡
問:滿庭芳·秋景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崇簡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崇簡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2. 《詞壇妙品》

參考注釋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蕭子范 《東亭極望》詩:“郊原共超遠,林野雜依菲。”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郊原雨初足,風日清且好。”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國破山河在,城傾草樹迷。看縱橫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黃蘆

蘆葦的一種

黃蘆苦竹繞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小艇

(1)

(2) 小型輕快的帆艇

(3) 小型快速汽艇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鐃吹響清江,懸旗出長嶼。”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見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丹楓

經霜泛紅的楓葉。 唐 李商隱 《訪秋》詩:“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宋 陸游 《秋晚雜興》詩:“漠漠漁村煙雨中,參差蒼檜映丹楓。” 清 吳梅村 《九峰詩·橫雲山》:“赤壁豈經新戰伐,丹楓須記舊遊蹤。” 阿英 《流離》四:“丹楓點綴各處,有如繪畫。”

山窮水盡

比喻走投無路,陷入絕境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夕照

傍晚的陽光

明霞

燦爛的雲霞。 唐 盧照鄰 《駙馬都尉喬君集序》:“明霞曉挹,終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團,儻踐無生之岸。”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誦之行雲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此詩家四關。”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她的兩隻眼睛可火亮火亮,就像早晨草原上燃起的一片明霞。”

點點

(1) 表面上的小記號;一個一個的微小的斑點

穿孔紙上透過點點的光斑

(2) 細微的跡象或輕微的痕跡

灰色中帶點點藍色

征鴻

即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詩:“遠心何所類,雲邊有徵鴻。” 宋 陳亮 《好事近》詞:“懶向碧雲深處,問征鴻訊息。” 明 劉基 《自都回至通州》詩之二:“西風吹青冥,征鴻暮蕭蕭。”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儂有詞場雲水外,但憑欄送盡征鴻字。”參見“ 征雁 ”。

炊煙

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

炊煙裊裊

沉沉

(1) 沉重;必需費力才能舉起或移動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來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宋· 柳永《雨霖鈴》

沉沉入睡

疏鍾

亦作“踈鐘”。稀疏的鐘聲。 清 陳廷敬 《送少師衛公致政還曲沃》詩:“夢繞細旃聞夜雨,春回 長樂 遠踈鐘。” 清 岑霽 《貫華閣晚眺》詩:“輕飈起長林,踈鐘應嵓谷。”

朦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朦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

凝望

注目遠望

野塘

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懶將閒氣力,爭鬭野塘春。” 明 何景明 《任洪器草堂》詩之二:“明月滿庭香襲襲,野塘新水藕花開。” 清 張錫祚 《冬夜懷天寧曇長老》詩:“野塘無暮柝,燈暗識深更。”

淒寂

淒涼孤寂。 清 納蘭性德 《瀟湘雨·送西溟歸慈谿》詞:“悽寂 黔婁 當日事,總名士如何消得。”

淒涼孤寂。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三》:“‘滿庭芳草易黃昏’, 唐 人本形容淒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自獨居,若離湯火,但覺淒寂。”《天雨花》第二回:“金風泠泠送秋聲,蛩吟四壁添淒寂。”

淒涼孤寂。 唐 李賀 《昌谷詩》:“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竹香滿淒寂,粉節塗生翠。” 郭沫若 《歸去來·浪花十日》:“離開了母親的孩子,尤其女兒,總要失掉些他們的明朗性,帶起淡淡的淒寂的調子來,怪可憐見的。” 王西彥 《古屋》第二部四:“一個人在生命告終時回頭一顧,看見自己所走過來的一段旅程只是一片白地,沒有樹林,沒有草,也沒有花,荒涼,淒寂--一張生命的白卷,那該是怎樣的悲哀。”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寒蛩

深秋的蟋蟀

黃昏

(1)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奄奄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漸黃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2) 見“傍晚”

將近

將要接近某數字或情況

中國有將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家裡

(1) 家中

家裡沒錢

(2) 愛人(女性);妻子

(3) 對外人稱本人的單位

家裡的經濟改革不夠快

征衫

(1).旅人之衣。 宋 樓鑰 《水漲乘小舟》詩:“一番凍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滸傳》第十二回:“ 林沖 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 范陽 氈笠……穿一領白緞子征衫。” 郁達夫 《重過杭州登樓望月悵然有懷》詩:“走馬重來 浙水 濱,征衫未滌去年塵。”

(2).借指遠行之人。 宋 張元乾 《憶秦娥》詞:“征衫辜負深閨約,禁菸時候春羅薄。”

長亭

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餞別親友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鈴》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倫 《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詩詞推薦

滿庭芳·秋景原文_滿庭芳·秋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