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玉螭璧謠原文
崑山璊玉良工鐫,雙螭升降交蜿蜒。
食清亦弗游濁焉,似浮碧水偃蹇蟠。
乃知以瓐為質堅,尚之瓊英絅則然。
否則佳城血浸殷,出土不知伊何年。
文木作架陳書筵,穆如與古相周旋。
詩詞問答
問:漢玉螭璧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漢玉螭璧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五
2. 赤玉曰璊又曰瓊
參考注釋
崑山
亦作“崐山”。1.山名。 崑崙山 的簡稱。《呂氏春秋·重己》:“人不愛 崑山 之玉, 江 漢 之珠,而愛己之一蒼璧小璣。” 晉 潘尼 《贈侍御史王元貺》詩:“ 崐山 積瓊玉,廣廈構眾材。”
(2).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西北。《文選·陸機<贈從兄車騎>詩》:“髣髴 谷水 陽,婉孌 崐山 陰。” 李善 注引《吳地記》:“ 海鹽縣 東北二百里有長谷,昔 陸遜 、 陸凱 居此。谷東二十里有 崐山 ,父祖葬焉。”
(3).縣名。今屬 江蘇省 。因境內有 崑山 而得名。
(4).指崑腔。 明 王驥德 《曲律·論腔調》:“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崑山’之派,以 太倉 魏良輔 為祖。”參見“ 崑腔 ”。
崑崙山 的省稱。《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致 崑山 之玉,有 隨 和 之寶。”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美玉珊瑚出於 崑山 ,珠璣犀象出於 桂林 。”
良工
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墨子·尚賢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馬易御也,聖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上銅表》:“名罏化金,良工盡藝,方將盈金中藏。”《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梲》:“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三國演義》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無良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子不樂,惟求良工畫 翠 小像,日夜澆禱其下。”
升降
(1).登高與趨下。《魏書·安定王休傳》:“至乃居岡飲澗,井谷穢雜,昇降劬勞,往還數里。”
(2).上前與後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別有博射,弱弓長箭,施於準的,揖讓昇降,以行禮焉。”
(3).升進與黜退。 南朝 齊 張充 《與尚書令王儉書》:“從橫萬古,動默之路多端;紛綸百年,昇降之徒不一。”
(1).上升下降。《禮記·曲禮上》:“居喪之禮……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 宋 曾鞏 《請改官制前預選官習行逐司事務札子》:“以其位之升降,為其任之煩簡。”
(2).盛衰。《書·畢命》:“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蔡沉 集傳:“有升有降,猶言有隆有汚也。”《新唐書·呂才傳》:“故知榮辱升降,事關諸人,而不由於葬。”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大夫稱子》:“於此可以見世之升降焉,讀《春秋》者,其可忽諸?”
(3).指數量的增減。《新唐書·食貨志一》:“然是時天下戶未嘗升降。”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大錢》:“古今之言泉幣者多矣,是不可一貫,以其時之升降輕重也。”
(4).評議高低優劣。 象升 《<振素庵詩集>序》:“因與縱談詩道,升降流別,蓋十而合者又七八焉。”
(5).謂忐忑不安。《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
(1).上升下降。《楚辭·離騷》:“陞降以工下兮,求榘矱之所同。”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憑雲陞降,從風飄零。”
(2).官職的升遷與黜免。《明史·選舉志三》:“又以事之繁簡,與歷官之殿最,相參互覆,為等第之陞降。”《平山冷燕》第一回:“聖旨一宣,早有禮部尚書出班奏道:‘督學府縣官,即從得才失才為陞降,如此則是寓搜求於制科,又不失才,又不礙制,庶為兩便。’”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游濁
指重濁的元氣。 三國 吳 楊泉 《物理論》:“游濁為土,土氣合和,而庶物自生。”
碧水
綠水。 南朝 梁簡文帝 《採蓮曲》:“桂檝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御溝澄碧水,轉池塘,時時微雨洗風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詩:“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瓊英
(1).似玉的美石。《詩·齊風·著》:“尚之以瓊英乎而。” 毛 傳:“瓊英,美石似玉者。”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楯類騰蛇,槢似瓊英。” 唐 李商隱 《一片》詩:“一片瓊英價動天,連城十二昔虛傳。” 清 譚嗣同 《菊花石瑤華硯銘》:“投我以瓊英,以丹以黃,以莫不平。”
(2).喻美麗的花。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 宋 周邦彥 《水龍吟·梨花》詞:“恨玉容不見,瓊英謾好,與何人比。” 元 無名氏 《一枝花·惜春》曲:“春陰低畫閣,梅瓣瓊英落。” 明 袁華 《花游曲》:“木蘭載春石湖裡,手弄瓊英掬秋水。”
(3).喻雪花。 唐 裴夷直 《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賦《雪花詩》云:‘瓊英與玉蕊,片片落階墀。’”
(4).比喻美女。 清 李漁 《慎鸞交·棄舊》:“不向 巫山 頂上行,那知人世有瓊英。”
(5).比喻美妙的詩文。 唐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詩:“羞將片石文,鬭此雙瓊英。” 宋 蘇軾 《南歌子·送行甫赴餘姚》詞:“且將新句琢瓊英。我是世間閒客,此閒行。” 明 海瑞 《晚霽謁張水南翰讀歸復簡此》詩:“臨風漫省瑤華遺,欲報瓊英愧不如。”
否則
如果不是這樣,就…
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清· 方苞《獄中雜記》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則闔門善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佳城
墓地
佳城鬱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異聞》
血浸
(1).鮮血浸漬。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看沙場血浸橫屍首。” 蕭紅 《生死場》十四:“一種感覺通過骨髓麻寒她全身的皮膚,那是怎樣可怕血浸的人頭!”
(2).指血紅色的斑點。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有一舊玉馬,質理不甚白潔,而血浸斑斑。”
出土
(1) 從土裡挖出來
出土文物
(2) 小苗從土裡長出來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伊何
(1).為何,作什麼。《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伊何?” 高亨 註:“伊,猶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麼?”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其祜伊何?宜爾子孫。” 金 王若虛 《哀雁詞》:“捕者伊何?貪於貨鬻,用者伊何?悅乎口腹。”
(2).誰,何人。 晉 陶潛 《勸農》詩:“哲人伊何?時維 后稷 。” 宋 蘇軾 《和陶詩·和時運》:“昔人伊何,誰其裔苗?”
(3).如何,怎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蘭。” 南朝 宋 鮑照 《代空城雀》詩:“辛傷伊何言,怵迫良已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態矇矓,不知伊何,遂誣妄若此。’”
文木
(1).樹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文欀楨橿” 晉 劉逵 註:“文,文木也,材密緻無理,色黑如水牛角, 日南 有之。”
(2).可用之木,與“散木”相對。《莊子·人間世》:“若將比予於文木邪?” 郭象 註:“凡可用之木為文木。”《西京雜記》卷六:“ 魯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發宋陵寢》:“乃斲文木為匱,復黃絹為囊,各署其表。”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學》:“若有文木,不以青赤彫鏤,惟散木為施鏤。”
(3).刻鏤以文彩之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層臺祠宇,彫石文木,茂林相蔭,清流交帶。”
書筵
謂校理書籍之席位。 宋 歐陽修 《上執政謝館職啟》:“自初營職,已與書筵。於時,上有鴻儒侍從之才,下多羣賢論撰之眾……比其來復,書已垂成。遂因眾功,豈有微效?” 宋 曾鞏 《回陸佃謝館職啟》:“特啟書筵,密隣禁戶。《凡將》、《急就》之字,已賴發明;廣內、石室之藏,更資是正。”
穆如
和美貌。 漢 揚雄 《法言·淵騫》:“觀其行者穆如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明辟蒞物,良宰匠世,設官分職,宇宙穆如也。” 宋 蘇軾 《快哉此風賦》:“穆如其來,既偃小人之德;颯然而至,豈獨大王之雄。”參見“ 穆如清風 ”。
相周
見“ 相賙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偶脫亂離真已幸,更添憔悴亦休驚汪炎昶《餘年二十餘即有二毛蓋亂離間所致感而有作》
- 風塵一會合,歲月幾徂遷韓維《依韻和貢父見寄》
- 堪笑乘輿森萬騎,也無一個眼開人趙希逢《和讀張子房傳》
- 更將改正張羅網,結尺千千萬萬冤高斯得《孤憤吟十三首》
- 昔我嘗宦遊,兄弟輕別離裘萬頃《題伯量春風堂》
- 雅態何須艷麗,孤標不在春光
- 已覺萬緣真是夢,豈因閒事妄勞形釋智圓《初晴登疊翠亭偶成》
- 豁開功德歲,提起般若刀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喪盡家財,無本可據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岸幘行人聊自適,不應憔悴似湘縲楊時《瀏陽五詠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