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詩詞問答
問:菊花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菊花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菊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菊花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暗暗淡淡的紫色,溫潤嬌艷的黃色。
菊花曾在隱士陶淵明東籬的邊上展現麗色,在羅含的庭院裡吐露芬芳。
菊花能夠承受寒涼的秋露,可是卻害怕夕陽的來臨。
我願浸在金鸚鵡杯中,為身居白玉堂中的明君所用。
注釋
融融:光潤的樣子。
冶冶:艷麗的樣子。
陶令:指陶淵明,因其主彭澤縣做過縣令,故稱陶令。
羅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長,號富和,東晉桂陽郡耒陽(今湖南未陽市)人。博學能文,不慕榮利,編葦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謝尚贊為“湘中之琳琅”。桓溫稱之為“江左之秀”。官至散騎廷尉。年老辭官歸里,比及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時人以為德行之感。
禁:禁受,承當。
重露:指寒涼的秋露。
怯:膽怯、擔心。
殘:一作“斜”。
金鸚鵡:金制的狀如鸚鵡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
白玉堂:指豪華的廳堂,喻朝廷。升:擺進。
詩文賞析
〈菊花〉詩的末聯“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與本詩末聯所抒發的感概,可以說同中有異。在〈菊花〉詩中,筆者曾經說到,李商隱對於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覺無望,卻想到自我毀滅,成為菊花酒,這樣便可以浮在用黃金鑄成的鸚鵡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這種感情,雖嫌激烈,卻畢竟帶有升上殿堂的願望。到本詩,那些激烈的感情淡化了,苦竹、椒塢、微香、涓涓淚、寒雁、暮蟬、細路獨來、清尊相伴,一片嘆老嗟卑的味道,甚麼火氣也沒有了。其殆晚年的自嘆之作歟!
除了末聯,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與〈野菊〉的筆法相類,只是後者的描述更為抽象,以作者的觀感為主。五、六寫凋零遲暮,亦與「已悲節物同寒雁」的情感相類。末聯則可見上述的分析,筆者對於此文有二點看法:首先,說李商隱「自我毀滅」實是見仁見智,我們也可以解讀為一種升華,成為菊花酒是需要釀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華,所以〈菊花〉詩的情感的確比〈野菊〉來得積極一點。再者,李商隱儘管嘆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會變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詩中的苦竹、椒塢、微香,與〈菊花〉詩的陶令、羅含同樣有賢才的涵意,都是詩人對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們從〈菊花〉、〈野菊〉、〈臨發崇讓宅紫微〉三首詩中,可以看到李商隱處在不同時空之下的感嘆,但是也可以見到李商隱始終如一的態度,詩人的自尊心不曾稍減。最後,筆者以為選用〈菊花〉詩對照〈野菊〉,較另二首詩作更適合,既可以擺脫附會史事的牽強,亦可於寫作技巧、用詞遣字、情感強度作同中有異的比較。
屈復曰:「通首不出題,亦是大病。」則是正好說明了〈野菊〉為何較〈錦瑟〉的詩旨來得明確,〈野菊〉一詩雖未有任何「菊」字,對於菊的形容也是十分抽象,但是縱觀全詩句意,則句句不離菊,首聯寫菊的生長環境和形態,頷聯寫詩人愛菊、憐菊之心,頸聯寫詩人憶起當年賞菊之樂,末聯寫菊未被種植在宮中的遺憾。同樣,前文所提及的〈菊〉也是通首不出題,因此都顯得詩意十分單純,也令人有思想範圍狹窄的感覺。就寫作技巧而言,野菊、苦竹、椒塢,多層次意象組合的完美搭配,忍字與省字的簡明精確,李商隱用字遣詞可謂匠心獨運。然而詩旨卻完全圍繞在懷才不遇的自憐情緒中打轉,看多了李商隱這類為數不少的作品,真會讓人懷念起李白的豪邁瀟灑、杜甫的憂國憂民。(鄧中龍分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陶淵明《詠荊軻》
-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老子·德經·第五十七章》
- 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六三則》
-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 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闕題》
-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李昉、李穆、徐鉉《太平御覽·文部·卷六》
-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白居易《買花 /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