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幽人歸獨臥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詩詞問答

問:感遇·幽人歸獨臥的作者是誰?答:張九齡
問:感遇·幽人歸獨臥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感遇·幽人歸獨臥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張九齡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九齡名句大全

張九齡感遇·幽人歸獨臥書法欣賞

張九齡感遇·幽人歸獨臥書法作品欣賞
感遇·幽人歸獨臥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歸隱到這幽靜的山林以來,每天都獨自高臥在林泉之下,積聚的愁慮被洗滌得乾乾淨淨。
我想拿這些來感謝那高飛的鳥兒,因要托她傳達我這遙遠的情懷。
日日夜夜我空懷著這無限情意,可是又有誰能體會到我至誠的情意呢?
那飛鳥和沉魚本來就情趣相隔,又怎么能慰解我的心懷情意?

注釋
高鳥:高飛的鳥。
飛沉:指鳥和魚。

懷空意:懷抱著高遠的意念
至精:至誠
飛沉理自隔:比喻在朝在野,情勢相隔

英文翻譯
THOUGHTS III
The hermit in his lone abode
Nurses his thoughts cleansed of care,
Them he projects to the wild goose
For it to his distant Sovereign to bear.
Who will be moved by the sincerity
Of my vain day-and-night prayer?
What comfort is for my loyalty
When fliers and sinkers can compare?

詩文賞析

這是一種修行境界 在打坐中感受到(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淡泊明智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寧靜致遠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這種心如虛空唯一至精的感受 誰能知道呢 (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對自己還沒有達道的功夫的謙虛 還是經常有一點心亂 (飛沈理自隔) 想更上一個境界 一念不生是謂誠(何所慰吾誠?)

這是一首寓言詩,大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執政後,詩人被貶為荊州刺史時所寫。詩中以孤鴻自喻,以雙翠鳥喻其政敵李林甫、牛仙客,說明一種哲理,同時也隱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二年後詩人就去世了,這首詩該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詩一開始就將孤鴻與大海對比。滄海是這樣的大,鴻雁是這樣的小,這已經襯托出人在宇宙之間是何等的渺小了。何況這是一隻離群索處的孤雁,海愈見其大,雁愈見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單寥落。可見“孤鴻海上來”這五個字,並非平淡寫來,其中滲透了詩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顧”,突然一折,為下文開出局面。這隻孤鴻經歷過大海的驚濤駭浪,何至見到區區城牆外的護城河水,也不敢回顧一下呢?這裡是象徵詩人在人海中由於經歷風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時也反襯出下文的雙翠鳥,恍如燕巢幕上自以為安樂,而不知烈火就將焚燒到它們。

而且,這一隻孤鴻連雙翠鳥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側見”兩字顯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氣焰熏天,不可一世。他們竊據高位,就象一對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鳥,高高營巢在神話中所說的珍貴的三珠樹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們閃光的羽毛這樣顯眼,難道就不怕獵人們用金彈丸來獵取嗎?“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這兩句,詩人假託孤鴻的嘴,以溫厚的口氣,對他的政敵提出了誠懇的勸告。不憤怒,也不幸災樂禍,這是正統儒家的修養,也就是所謂溫柔敦厚的詩教。然後很自然地以“ * 患人指,高明逼神惡”這兩句,點出了全詩的主題思想,忠告他的政敵:才華和鋒芒的外露,就怕別人將以你為獵取的對象;竊據高明的地位,就怕別人不能容忍而對你厭惡。這裡“高明”兩字是暗用《左傳》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渾成,使讀者不覺其用典,即便不知原典,也無妨於對詩句的欣賞。

忠告雙翠鳥的話,一共四句,前兩句代它們擔憂,後兩句正面提出他那個時代的處世真諦。然則,孤鴻自己將採取怎樣的態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連池潢,它將沒入於蒼茫無際的太空之中,獵人們雖然渴想獵取它,可是又將從何處去獵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純以鴻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詩就在蒼茫幽渺的情調中結束。

標籤:唐詩三百首寓言寫鳥哲理

詩詞推薦

  • 贈內人

    張祜唐代〕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 師曠撞晉平公

    韓非先秦〕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
  • 清平樂·柳邊深院

    盧祖皋宋代〕柳邊深院。燕語明如翦。訊息無憑聽又懶。隔斷畫屏雙扇。寶杯金縷紅牙。醉魂幾度兒家。何處一春遊盪,夢中猶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同題仙遊觀

    韓翃唐代〕仙台下見五城樓,風物淒淒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閒小洞幽。何用
  • 鴻雁

    佚名先秦〕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
  •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唐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酬張少府

    王維唐代〕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姚鼐清代〕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水田放水聲。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長安壁主人

    張謂唐代〕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樵夫毀山神

    佚名清代〕康熙十五年,餘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鄧樵夫許之。明晨,客伺於神祠
  • 讀書有所見作

    蕭掄謂〔清代〕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先秦〕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
  • 慈烏夜啼

    白居易唐代〕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日喻

    蘇軾宋代〕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
  • 若石之死

    劉基明代〕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恆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築牆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
  • 常棣

    佚名先秦〕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唐代〕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曉

    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
  • 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唐代〕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唐代〕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
感遇·幽人歸獨臥原文_感遇·幽人歸獨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