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陋巷顏子祠原文
宏規廟宇奐而輪,陋巷今時豈更貧。
屢空一瓢無改樂,其心三月久於仁。
如愚誰似不違處,克已獨臻好學真。
報施善人天若此,龍門倡議未為淳。
詩詞問答
問:過陋巷顏子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陋巷顏子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陋巷顏子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六
2. 去聲
參考注釋
宏規
(1).宏偉的規模。 漢 班固 《西都賦》:“圖皇基於億載,度宏規而大起。”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明堂》:“ 開元 中,改明堂為聽政殿,頗毀徹,而宏規不改。”《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統皆圖畫,比及俺水泊三關也在範圍。這的是帝王宏規。”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記》:“ 金陵 亦以時戡定。乃得就道家舊區,廓起宏規,崇祀至聖暨先賢先儒。” 趙朴初 《國慶頌》:“一聲獅吼驚天,‘ 中國 人民站起!’ 上甘嶺 外軍威, 三門峽 口宏規。”
(2).偉大的典範。《後漢書·左周黃傳論》:“ 吳祐 、 蘇章 、 種暠 、 欒巴 牧民之良乾, 龐參 、 虞詡 將帥之宏規。” 前蜀 杜光庭 《謝恩奉宣每遇朝賀不隨二教獨引對表》:“今者降九天之明命,垂萬世之宏規。”
(3).遠大的規劃;深遠的謀略。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聖上猶夙興昧旦,若有望而未至;宏規遠圖,如有追而莫及。”《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 世宗 以信令御羣臣,以正義責諸國……其宏規大度,豈得與 莊宗 同日文哉!”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觀時製變,仰聖哲之宏規;善勝不爭,實帝王之妙算。”
廟宇
供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
陋巷
狹窄的街巷
陋巷無車轍,煙蘿總是春。——戴叔倫《送張南史》
窮街陋巷
今時
現在;此時。《孟子·公孫丑上》:“今時則易然也。”《史記·魏世家》:“今時 韓 、 魏 ,與始孰彊?”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 西施 漫道浣春紗, 碧玉 今時鬭麗華。”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時謂之恥且格焉。”
屢空
(1).經常貧困。謂貧窮無財。《論語·先進》:“ 回 也其庶乎!屢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受私橋》:“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 李 家雖屢空,然賦性不苟,故 張 重之。”
(2).多次空了。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令皆喜,爭盡力, 虔 事為少,獄以屢空。”
一瓢
《論語·雍也》:“賢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後因以喻生活簡單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謫居》詩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貧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張元禮》詩:“駟馬交遊從此少,一瓢生事不勝空。”參見“ 一簞一瓢 ”。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不違
(1).依從。《論語·為政》:“子曰:‘吾與 回 言終日,不違,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不違者,無所怪問,於 孔子 之言,默而識之,如愚。”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曲:“恰才説來的話君專記,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
(2).不遠。《國語·齊語》:“天威不違顏咫尺。” 韋昭 註:“違,遠也。”
(3).不休止。《左傳·昭公二十年》:“徵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 杜預 註:“違,去也。”
(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絶。”
好學
(1) 專心追求學問的
只有最好學的學者才感興趣的細節
(2) 愛好科學或愛好學習的
報施
亦作“ 報嗣 ”。1.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報者倦矣,施者未厭。” 杜預 註:“施,功勞也,有勞則望報過甚。”後以“報施”謂報答;賜予。《史記·伯夷列傳》:“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後漢書·西南夷傳·莋都》:“蠻夷貧薄,無所報嗣。願主長壽,子孫昌熾。” 唐 柳宗元 《睢陽廟碑》:“恩加而感,則報施之常道。”《明史·貴州土司傳·貴陽》:“自是每歲貢獻不絶,報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
(2).猶報應。 宋 秦觀 《李固論》:“視國之理亂,則知君臣之賢不肖。以二 漢 論之,報施之道其不殊也如此,然則為君臣者可不戒哉!”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章惇報施》:“ 章惇 二弟九孫,皆及第。 王曾 、 富弼 無子,人以為姦臣、賢臣報施之不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書苑折技》:“雖穿鑿疑似之説,然於報施之理,似亦不爽。”
人天
(1).佛教語。六道輪迴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諸世間、眾生。《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三》:“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眾;演説無所畏,我禮勝丈夫。”《魏書·釋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看題錦繡報瓊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經,行善者得人天果報。”
(2).人間與天上。《晉書·陸雲傳》:“ 帝堯 昭煥而道協人天, 西伯 質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人天的啞謎。”
(3).指糧食。民以食為天,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民作人,故稱“人天”。《舊唐書·音樂志三》:“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古今攸賴,是曰人天。”參見“ 民天 ”。
若此
如此;像這樣子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 今》
龍門
楚國都城郢城(現在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的東門
倡議
首先提出建議;發起做某事
倡議召開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