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雪二首·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千尺雪二首·其一原文

飛波紛委落嶙峋,積素鋪冰一色勻。

豈不尋常斯對雪,果然假相弗如真。

詩詞問答

問:千尺雪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千尺雪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千尺雪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五

參考注釋

紛委

(1).盛多貌。 唐 權德輿 《歲星居心贊》序:“嘉瑞美祥,紛委狎至。”《新唐書·鄭畋傳》:“會討 徐州 賊 龐勛 ,書詔紛委。”《宋史·禮志七》:“景氣恬和,祥應紛委。”

(2).紛紛萎謝。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八:“白露下百草,莖葉日紛委。”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嶺巆嶙峋,洞無涯兮。——《漢書·揚雄傳》

海之波瀾,山之嶙峋。——司空圖《詩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瘦骨嶙峋

積素

(1).積雪。《文選·謝惠連<雪賦>》:“積素未虧,白日朝鮮。” 李周翰 註:“言積雪未銷,白日鮮明。”《文選·西陵遇風獻康樂詩》:“浮氛晦崖巘,積素惑原疇。” 呂向 註:“積素,謂雪也……積雪之色亂於原野。” 唐 王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元 袁桷 《秋雪》詩:“羣陰孤陽僨,積素五采腴。”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賦》:“何小池之明潔,恍積素之瓊田。” 清 查慎行 《雪後與聲山紫滄同直暢春園》詩之一:“晨曦照積素,萬木中含煙。”

(2).猶故舊。《文選·謝靈運<拜陵廟作詩>》:“勑躬慙積素,復與昌運並。” 張銑 註:“素,故……慙 高祖 積故之恩,不易志節。”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古之人以王公之勢而下貧賤之士者,蓋惟其常;而今之布衣之交,及其窮達,毫髮之殊,然相棄者有之,則士之愚且賤,無積素心義,而為當世有大賢德、大名位君子先之以禮。”參見“ 積素累舊 ”。

一色

(1).單色;一種顏色。《漢書·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詩:“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煙墩》:“你站立墩上,憑堞遠眺,俯瞰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滄海,遙瞻那峰巒千里嵐氣迷濛的群山。”

(2).一種;一類。《唐六典·戶部尚書·金部郎中》:“ 開元 二十年敕,以為﹝俸食﹞名目雖多,料數先定,既煩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後,合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望請命婦會於別殿;九部樂從東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

(3).謂全部一樣。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註:“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 金 元好問 《雪岩》詩:“貞鬆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郁達夫 《遲桂花》:“這沉靜清徹的聲氣,也和 翁則生 的一色而沒有兩樣。”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土改時,我分一幢地主的橫屋,一色的青瓦。”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尋常

普通,一般

不尋常的來客

岐王宅里尋常見。——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假相

假象。 郭沫若 《三點建議》三:“便是無原則地抹殺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形成假相的多數,只許我批評而不許你反批評。”

詩詞推薦

千尺雪二首·其一原文_千尺雪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