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詠梅)

作者:陳亮 朝代:宋代

最高樓(詠梅)原文

春乍透,香早暗偷傳。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蘇帶,黃金須勝辟寒鈿。
更朝朝,瓊樹好,笑當年。
花不向沈香亭上看。
樹不著唐昌宮裡玩。
衣帶水,隔風煙。
鉛華不御凌波處,蛾眉淡掃至尊前。
管如今,渾似了,更堪憐。

詩詞問答

問:最高樓(詠梅)的作者是誰?答:陳亮
問:最高樓(詠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最高樓(詠梅)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陳亮的名句有哪些?答:陳亮名句大全

陳亮最高樓(詠梅)書法欣賞

陳亮最高樓(詠梅)書法作品欣賞
最高樓(詠梅)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春意剛剛顯露,梅花的清香卻早已傳播開來。它們在幽靜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絕俗的姿態,鬥奇爭妍。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幹,下垂似流蘇;它金黃色的須蕊,勝過辟寒金做成的花鈿。瓊樹它雖華貴,比不上高潔的梅花,只值得一笑。
沉香亭上的牡丹花和唐昌宮裡的玉蕊花雖被萬千遊人所愛,但高潔的梅花也不願與之為伍。能夠與其並列的形象都與其有著一衣帶水的聯繫,只是還隔著蒙蒙的風煙。就像洗盡鉛華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國夫人。但現在,雖然梅花與她們看似相同,但際遇卻相差甚遠,對比之下,十分可憐啊。

注釋
最高樓:又名《最高春》。雙調八十一字,亦有七十八字至八十五字各體。平韻間葉仄韻,但亦有全用平韻或全用仄韻者。
斗清妍:以清雅絕俗的花姿鬥奇爭勝。
流蘇帶:用五彩絲結成的帶飾。辟寒鈿:用辟寒金製成的首飾:魏明帝時,有人獻嗽金鳥,不怕寒,常吐金屑如粟,宮人爭以鳥所吐金為釵鉺,稱之為“辟寒金”(見段成式《西陽雜俎》)。這兩句描繪出梅花的形象。
“更朝朝”三句:言可笑當年,有人竟為瓊樹美艷,朝朝欣賞:言外之意是說,比之梅花,瓊花只能博得一笑而已。
沉香亭:亭名。《雍錄》載:唐興慶宮圖龍池東有沉香亭。
“樹不著唐昌宮裡玩”:據唐人康駢《劇談錄》記載,長安安禁坊唐昌觀有玉蕊,每當春天花開時,乘車騎馬來觀賞的人很多。這兩句以牡丹和玉蕊為反襯,認為雖然這兩種花很鮮艷,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並不能與梅花相比。
“鉛華”句:曹植《洛神賦》說洛神(宓妃)“芳澤無加,鉛華弗御”,“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鉛華:搽臉用的粉。“蛾眉”句:唐張祜《集靈台》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至尊:指皇帝。兩句意為:只有宓妃和虢國夫人能與梅花相比。
渾:完全。這三句說:眼前的梅花與宓妃和虢國夫人的容貌太相像了,因而引發了自己更多的憐惜之情。

詩文賞析


宋人詠梅的詞不可勝數,並且大多把它寫得高不可攀,像要傲視一切,以寄託自己的塵世思想。在寫作手法上,象“壽陽”、“弄笛”之類的歷史典故,經常被採用。而這首詞卻能獨出心裁,把梅花寫得清新高潔,其他花難以望其項背,但在作者筆下,梅花並非傲視一切,這是詞人本身不甘沉淪,積極向上內心世界的真實表白。他在寫法上,不再象美人那樣頻頻使用歷史典故 ,為了襯托出梅花的與眾不同的形象,他先後用了三種不同的花來作反襯,又用了兩個人物形象加以渲染。這種寫法也是不多見的。他的詠梅詞前後共有九首之多,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開頭兩句“春乍透,香早暗偷傳 ”,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透,即濃的意思。黃庭堅《驀山溪》詞里有“春未透,花枝瘦”的句子,可證“透”字之意。次句化用林逋詠梅名句“ 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花的特色 :春色忽然轉濃,到了百花吐艷的時候,而梅花早在春尚未透之前,它的芳香已經暗暗傳播開來。作者另一首《漢宮春》詠早梅的詞說 :“群葩如繡,到那時爭愛春長。須知道、未通春信,是誰飽試風霜 。”可以和這兩句相參證 。“深院落,斗清妍。”“深”字表明了梅花所處的幽靜之地 ;“清”字表明它不同凡響,它們在幽靜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絕俗的標格,鬥奇爭妍。到這裡,已經把梅花特有的氣質抒寫出來。下邊從外貌上加以描繪 :“紫檀枝似流蘇帶,黃金鬚勝辟寒鈿 。”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幹,下垂有如流蘇;它的金黃色的鬚蕊,勝過辟寒金做成的花鈿。這種外貌的描寫是為表現它的內在的 * 務的。
大詩人屈原在《九章·涉江》里對自己的服飾的描寫是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也就是這個意思。從梅花的外貌來看,它不僅具有清高絕俗的品格,且具有不加人工雕飾的天然的高貴儀態,兩者構成了梅花的完整的形象,足以獨占花苑,壓倒眾芳 。“更朝朝,瓊樹好 ,笑當年。”陳後主(叔寶)愛艷曲,創新聲,他的《玉樹後庭花》曲里有這樣的兩句:“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在詞里 ,瓊樹是作為反襯的形象來引用的,認為它雖華貴,卻只值得一笑,比不上高潔的梅花。
換頭“花不向沉香亭上看 ”。唐人李濬的《松窗雜錄》上說,唐明皇在一個春天裡,帶著楊貴妃在沉香亭上看牡丹花,並曾召大詩人李白寫《清平調》三首,中有“名花傾國兩相歡”、“沉香亭北倚欄乾”之句,為人們所熟知。在詞里,牡丹也是作為反襯形象來引用的,認為它即使為帝王所觀賞,高潔的梅花也不願與之同流合污。“樹不著唐昌宮裡玩 ”也是用典故。唐人康駢的《劇談錄》記載,長安安禁坊唐昌觀有玉蕊花,每春發花,若瑤林瓊樹。元和年間,當盛開時,乘車騎馬來游賞的摩肩接踵。在詞里,這玉蕊花也是作為反襯形象來引用的,認為它即使是為萬千遊人所愛賞,高潔的梅花也不願與之並列。那么,有沒有可以和它比並的形象呢?有的,可以和它比並的形象同它有“衣帶水”相連,只是隔著風煙。這就是“鉛華不御”的宓妃,還有就是“淡掃蛾眉”的虢國夫人。這裡是詞人自比,藉以抒發感慨。他家居婺州永康(今屬浙江),地居武義江上游,由水路可以到達杭州。歷史上的宓妃可以得到賢王的眄睞,虢國夫人可以得到唐明皇的“ 聖眷”,當今皇帝所擢用的儘是“庸愚齷齪”之徒,而自己卻叩閽無路,頭白有期。
他這種懷才不遇的感情,在歇拍幾句里表現得更為充分 :“管如今 ,渾似了,更堪憐。”空相似而遭遇不同,“堪憐”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雖懷絕代之才,而終將老於鄉土。
陳亮有積極向上,不甘平庸的用世思想。他曾在一篇上皇帝書中詳細陳述了要想恢復中原,重振國家,他提出朝廷不僅要在對金政策方面作重大調整之外,還須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而當時的國家處境是:隆興和議之後,“徒使度外之士擯棄而不改聘,日月蹉跎,而老為至矣 。”他在上書時才29 歲,而一直等到50多歲,他這個“度外之士”仍未被朝廷重用,在家虛度光陰。他把他對身世的感慨,通過一些詠物詞表達出來,這首詞就是其中的一首。

詩詞推薦

最高樓(詠梅)原文_最高樓(詠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