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祝居士共到此林懺悔過去 迷中寶筏度眾生同登彼岸清淨將來

名勝長沙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放下屠刀祝居士共到此林懺悔過去
下聯:迷中寶筏度眾生同登彼岸清淨將來

對聯備註:

(湖南長沙居士林近·羅正律)

參考注釋

放下屠刀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

居士

(1) [lay Buddhist]∶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2) [hermit]∶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懺悔

[confess;repent;be penitent] 佛教語。梵文 ksama,音譯為“懺摩”,省略為懺,意譯為悔,合稱為“懺悔”。佛教規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後遂成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的一種宗教形式。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決心悔改

過去

(1) [over]

(2) 用在動詞後,表示反面對著自己

他把書翻過去,看書背面的價格

(3) 用在動詞後,表示失去原來正常狀態

他氣得昏死過去

(4) 用在動詞後,表示通過

這么不講面子,可太說不過去了

(5) 用在動詞後,表示離開或經過所在的地方(車從我身邊開了過去)

(6)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超過,多與“得”或“不”連用

你怎么也凶不過去她

迷中

處於迷惑之中。《管子·勢》:“戰而懼險,此謂迷中。” 尹知章 註:“方戰之時,懼有險礙,進退莫知其從,故曰迷中,言在迷惑之中。”

寶筏

佛教語。比喻引導眾生渡過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 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 明 孫梅錫 《琴心記·錦江曉發》:“ 恆 沙渺,彼岸平,從教寶筏濟眾生。” 清 趙翼 《題王摩詰<渡水羅漢圖>詩》:“我聞釋氏妙變化,寶筏能引迷津斷。”

眾生

(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動物

芸芸眾生

(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彼岸

(1) [the other shore]∶另一邊,對岸

大西洋彼岸

(2) [realm]∶比喻所追求和嚮往的一種境界

到達理想的彼岸

(3) [Faramita]∶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清淨

(1) [clean,quiet]∶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peace and quiet]∶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clean and pure]∶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concise]∶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quiet]∶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

將來

[future] 未來;現在以後的時間

少年人常思將來。——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

惟思將來。

據前事推將來。

制出將來。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