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習帖括、研聲律、談楷法,百年來士習積衰,得我公大力振興,學界放光芒萬丈;
下聯:歷諫院、掌文衡、遷郵部,畢生內忠勤素著,迄今日風徽闃寂,中朝失元老一人。
對聯備註:
(清-余彭齡《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帖括
1.唐制,明經科以帖經試士。把經文貼去若干字,令應試者對答。後考生因帖經難記,乃總括經文編成歌訣,便於記誦應時,稱“帖括”。《新唐書·選舉志上》:“進士科起於 隋 大業 中,是時猶試策。 高宗 朝, 劉思立 加進士雜文,明經填帖,故為進士者皆誦當代之文,而不通經史,明經者但記帖括。”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夾帶懷挾》:“如古所謂帖括者,則又僅可資誦習,而於文義多致面牆。”
2.比喻迂腐不切時用之言。《明史·熊廷弼傳》:“疆埸事,當聽疆埸自為之,何用拾帖括語,徒亂人意,一不從,輒怫然怒哉!”
3.泛指科舉應試文章。 明 清 時亦用指八股文。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金和尚》:“ 金 又買異姓兒,私子之。延儒師,教帖括業。”《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論 余大先生 的舉業,雖不是時下的惡習,他要學國初帖括的排場,卻也不是中和之業。” 清 黃遵憲 《罷美國留學生》詩:“應制臺閣體,和聲帖括詩。” 魯迅 《華蓋集續編·學界的三魂》:“ 宋 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 清 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
聲律
(1).五聲六律。指音樂。《漢書·禮樂志》:“ 漢 興,樂家有 制氏 ,以雅樂聲律世世在太樂官。”《南齊書·臨川獻王映傳》:“ 映 善騎射,解聲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 周 衰, 鄭 衛 之音作,《詩》之聲律廢也。”
(2).指語言文字的聲韻格律。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書》:“佛教所以義奪情靈,言詭聲律,蓋謂即色非有,故檀絶於羣家耳。” 五代 王周 《自喻》詩:“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 宋 蘇軾 《眉州遠景樓記》:“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 天聖 以前學者猶襲 五代 文弊,獨吾州之士,通經學古,以 西漢 文詞為宗師。” 王力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 中國 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是對偶,第二是聲律。”
楷法
(1).典範;法則。《晉書·隱逸傳·辛謐》:“ 謐 少有志尚,博學善屬文,工草隸書,為時楷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明史·隱逸傳·楊恆》:“ 恆 性醇篤……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人奉為楷法焉。”
(2).猶效法。《南史·柳世隆傳》:“ 司馬公 所為,後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
(3).楷書之法。《晉書·衛恆傳》:“ 上谷 王次仲 ,始作楷法。”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蔣衡 ﹞工詩、古文,其《書fa4論》一篇,尤為講楷法者所宗尚。”《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 ﹞又開了幾處學堂,教二十歲下兵丁,都要讀些史書,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百年
(1)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士習
士大夫的風氣;讀書人的風氣。 明 宋濂 《評浦陽人物·宋太學生何敏中》:“愚謂世衰道微,士習日靡,工文辭而苟利祿,奔走乞哀於權倖之門,惟恐不一售者有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士人無賴》:“國朝士風之敝,浸淫於 正統 ,而靡潰於 成化 ……至 憲宗 朝, 萬安 居外, 萬妃 居內,士習遂大壞。”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士習果正,則仕風未有不清者。此正本清源之説也。”《清史稿·世宗紀》:“乙卯,詔 浙江 士習敝壞,工為懷挾,停其鄉會試。”
積衰
長期衰弱。 宋 蘇洵 《審敵策》:“中原之強固百倍於 匈奴 ,雖積衰新造而猶足以制也。”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臣久病積衰,已絶榮望。”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齊威王 末世之君,而能使其臣追葺是編,俾 三代 征伐大經,僅存於積衰極亂之後,功亦偉矣。”
大力
[energetically;mighty;powerful] 盡全力或調動一切力量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振興
[develop vigorously] 振發興舉,增強活力
振興中華
學界
[educational circles] 指教育界或學術界
光芒萬丈
同“ 光焰萬丈 ”。 清 龔自珍 《金縷曲·沉虹橋廣文小像題詞》:“笑年來光芒萬丈,被他磨盡。”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 李 杜 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
諫院
(1).御史台的別稱。 唐 劉禹錫 《送國子令狐博士赴興元覲省》詩:“相門才子 高陽 族,學者清資五品官。諫院過時榮棣萼, 謝 庭歸去蹋芝蘭。”按, 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 ,嘗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 開成 元年四月,檢校左僕射、 興元 尹。
(2).諫官官署。 宋 初由門下省析置,以分隸門下、中書的左右諫議大夫、司諫、正言為諫官。 宋 司馬光 有《諫院題名記》。《文獻通考·職官四》:“ 明道 初, 陳執中 為諫官,屢請置院,於是以門下省為諫院。”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小弟舊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懷匡主之心。”
掌文
(1).手掌紋路所呈現的近乎文字的形狀。古代迷信以之為瑞應。語本《左傳·隱公元年》:“ 宋武公 生 仲子 , 仲子 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 杜預 註:“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後漢書·公孫述傳》:“帝患之,乃與 述 書曰:‘圖讖言“公孫”,即 宣帝 也。代 漢 者 當塗高 ,君豈 高 之身邪?乃復以掌文為瑞, 王莽 何足效乎!’” 北周 庾信 《成王刻桐葉封虞贊》:“帝刻桐葉,天書掌文。”
(2).掌管文翰。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黑松使者》:“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龍賓十二上神,乃以墨分賜掌文官。”
郵部
指 清 時郵傳部。 夏仁虎 《舊京瑣記·朝流》:“自 光緒 壬寅設外務部始定公費,而商部、郵部踵之。”
生內
身內。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身表既非我,生內任豐薄。” 黃節 補註:“言身外固無與於我,即身內或豐或薄,亦任之可也。”
忠勤
亦作“ 忠懃 ”。忠心勤勞。《後漢書·公孫瓚傳》:“ 長沙 太守 孫堅 ,前領 豫州 刺史,遂能驅走 董卓 ,埽除陵廟,忠勤王室,其功莫大。”《晉書·黃泓傳》:“ 石苞 在位,稱為忠勤,帝每委任焉。”《宋書·武帝紀上》:“其翼奬忠懃之佐,文武畢力之士,敷執在己之謙,用虧國體之大。”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況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書參考之無憑,雖竭忠勤,難逃疎漏。”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其平日辦事忠勤,持躬廉介,早在聖明洞鑒之中。”
迄今
(1) [up to now]∶直至現在
(2) [yet]∶持續到或遲至目前
(3) [still]∶至現時
人們迄今懷念著這些先輩
(4) [so far]∶直到此時
風徽
(1).風範,美德。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綢繆結風徽,煙熅吐芳訊。” 明 宋濂 《徑山悅堂禪師四會語序》:“仰前哲之風徽,作後武之距度,究其遺轍,足證新功。” 郭沫若 《新華頌·西伯利亞車中》:“壯懷激烈望南天, 黎利 風徽似昔年。”
(2).謂以風範影響和傳播。《魏書·李崇傳》:“養黃髮以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用能享國長久,風徽萬祀者也。”
(3).指文章的完美風格。《舊唐書·文苑傳序》:“近代唯 沉隱侯 斟酌《二南》,剖陳三變,攄 雲 淵 之抑鬱,振 潘 陸 之風徽。”
闃寂
[quiet] 寂靜
闃寂的原野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元老
[senior statesman] 古時稱天子的老臣,現指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
一人
(1).古代稱天子。亦為天子自稱。《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孔 傳:“一人,天子。”《書·湯誥》:“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 漢 班固 《bai4虎通·號》:“王者自謂一人者,謙也,欲言己材能當一人耳。故《論語》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臣謂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書》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一人正位山河定,萬國朝元日月明。”
(2).一個人。《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然則今日之是非,謂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猶一體。《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荀子·富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楊倞 註:“謂不能齊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國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雅有諸葛風定鞠躬盡瘁而死已
名勝,湖北,13字對聯對聯:四代遷羊城,祖父孫曾皆食德;
名人名家,14字對聯對聯:廣辟財源成大業 巧用資金奔小康
銀行,7字對聯對聯:七百里劈峽守江斧鑿難為功明德同懷夏先後
題贈對聯:與諸君拜許鄭先師敢以空談荒實踐
書院,15字對聯對聯:作黃帝史官,記動記言,鼻祖神靈明四目;
名人名家對聯:獨有千秋,群推為學界發明之祖;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對聯:居一得元,秉神符而永極;
名人名家,12字對聯對聯:走改革路要除舊破舊棄舊
五一節,11字對聯對聯:香浮鬱金酒 煙繞鳳凰樽
酒聯,5字對聯對聯:自興朝二百年,吾里探花君第一;
名人名家,15字對聯對聯:光騰銀漢 輝映金山
行業,4字對聯對聯:峰巒低枕席 星斗列軒窗
名勝,上海,5字對聯對聯:不做家雀蹲尾角 要學雄鷹戰天涯
名勝,7字對聯對聯:小亭秋草靜; 曲沼晚荷疏。
名人名家,6字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