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民族精神——讀王樹增《抗日戰爭》

為什麼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能夠戰勝世界強國日本?我們不屈的民族為什麼有這樣頑強的生命力?著名作家王樹增在新作《抗日戰爭》(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中,以細節還原歷史面貌,向世人展現了震撼人心的民族精神。

中,王樹增格外看重中國人抵禦外辱的心靈史。他不遺餘力書寫帶有個性色彩的歷史認知,上至將軍,下至士兵,乃至社會各階層普通百姓的命運和生存狀態,還有他們在戰爭中的心靈感受,都是作家尤為關注的。

即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重大戰役,王樹增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視角和觀點。他認為,發動百團大戰的時機根本不成熟。1941年是中國 * 黨最困難的時候,經過幾次大掃蕩,抗日根據地損失慘重,“沒有軍餉、沒有武器,但居然發動了百團大戰”。他通過大量的史料分析,國民黨作為執政黨,從戰爭一開始到結束,一直存在“投降派”“悲觀派”“主戰派”三派,“中國 * 黨之所以在那個艱苦時候

拼盡最後一點力量去打百團大戰,在政治上就是為了遏制‘投降派’”。百團大戰第一、第二階段打得不錯,第三階段差了很多,“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損失太大了,另一方面也是日軍緩過勁兒了”。

王樹增試圖去審視中日兩個民族的性格意志與文化根源。他認為,我們在正面戰場和日軍的差異,不僅僅在武器裝備上,最主要的是戰爭觀念和文化的差異。“儒家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實際上是很溫和的文化,並不尚武。”相比之下,日本從幕府時代以來,就已形成武士階層,尚武深入民間,形成了整個日本民族的擴張性格。所以,“當代中國所面臨的安全危機,實際上是沒有減弱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高度警醒”。

這場戰爭對於當代中國人有何啟示?王樹增在序章《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邏輯?》中寫道,真正的抗戰應該從1931年算起,總共加起來有14年。“很多孩子問我,日本侵略我們總要通過一線開始打起吧?怎么一下子盧溝橋成國門線了,這就涉及日俄戰爭留下的一個權益分配,還有皇姑屯事件。”在距離抗日戰爭勝利已有70年的時候,再來審視這場戰爭,對於當代中國的精神狀態有著重要意義,“它已經遠遠超過了對一場戰爭的認識,恐怕是對這個民族的心路歷程、這個民族所承擔的沉重苦難,以及對當代中國的精神狀態一種關照,這場戰爭有鮮明的當代性”。

讀完全書,感覺與其說王樹增在寫戰爭進程,毋寧說他更希望提供一種歷史認知和精神啟迪。大量一線普通官兵,大多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在民族危難時奮勇抗爭、視死如歸;當時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只要對國土故鄉懷有情感的,都投入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他們的社會地位大多卑微,但這群人,以行動拒絕自己的民族淪為卑微,這是我們當代社會亟需的精神特質!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7-29 10:29:43
震撼人心的民族精神——讀王樹增《抗日戰爭》_震撼人心的民族精神——讀王樹增《抗日戰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