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為主的高林生
作者: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 何捷(老師) (字數:1400字作文)
聞高林生老師來閩講學,我放下一切工作盡地主之誼,欲陪同高老師逛福州的三坊七巷。
在國小語文教師群體中,提及高林生,其學養深厚無人不知: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學淵源深遠,自幼好學勤奮,記憶力過人。於永正老師回憶師範就讀時期的高林生《古文觀止》幾乎能通背,唐詩宋詞張口就來。他曾當我面開口背誦《離騷》《九歌》等我輩望而生畏的名著長篇……
面對這樣的大師,我還充分顧及了文人一點薄面,在陪同高老前作了充足的準備。我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三坊七巷走過無數趟,現更將遊覽路線諳熟心中;明清近代史也需好生複習一番,不說出口成章至少也要侃侃而談;福州各種民俗文化必然要再鞏固幾遍。覺得心中滿滿當當裝著“文化”後,方敢陪高老站立在三坊七巷入口處。
怎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剛到坊巷入口,不等我介紹,高老就反客為主,為我們當起“導遊”:這是典型的明清古民居建築,那是南方特有的民俗珍品,還有福建國寶壽山石刻……說得我們心中驚詫不已,仿佛是來到他老人家的故鄉一般。高老接著說:一個好的教師要有些雜學,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可以關心一下。生活通達了,語文教學才能觸類旁通。原來如此!原先一直以為深藏書齋才算是有心向上,原來浸淫於生活也能通達,一下子,我們就獲得了寶貴的研修真經。
三坊七巷是個文化聚集之處,匯集了全國各地的民風民俗展示。未料高老見招拆招,逐一為我們講解:泥人攤前,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泥人張的故事;“洋片電影”攤前,高老興致更濃,居然現場來了一段“拉洋片”的唱詞,連陝西來的洋片老闆都聽得瞠目結舌;百年老店米家船裝裱鋪前,高老則介紹著書畫裝裱的常識;在復古的當鋪前,他為我們戲說“當”字繁體的訓詁字趣;行至酣暢時,高老駐足,主動介紹詩歌的古音吟唱技巧,說是要為這趟行程增加些色彩……我眼前仿佛出現了馮驥才《俗世奇人》中描寫的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只覺得馮先生如果續寫“教師版”,高林生當屬其中一絕——百事通。雜學,正是語文素養的有益組成,是讓研修大道向八面延伸的通幽小徑,讓你的研修變得更加多元。
水榭戲台是三坊七巷參觀的必去之點,我曾無數次遊歷過,總覺得在這裡可以一展身手了。沒料及剛在戲台前站定,高老先發問:小何,你知道這戲台為什麼要建在水上?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讓我有些語塞,準備好的台詞居然忘了。高老隨即介紹了物理學上的聲音傳播的一些常識,原來這是藉助水來保證音質和聲響的傳遞。高老對著水面喝了幾聲京腔後說:於永正老師酷愛京劇,年少時也喜歡吊嗓子,所以他的課聽起來特別有美感,即便是帶江蘇口音的國語,也讓孩子和教師們陶醉。好的語文教師,要注意錘鍊語言,要注意練習表達。名家一句話,有心向學的我們就能開悟:藝術和教學就是一回事,好教師就是藝術家,就可以在藝術和教學雙修中達到臻純化境。
不覺間,暮色已至。坊巷中的人漸漸少了。悠長的小巷,整齊的石板,飛檐畫壁,還有豪氣爽朗、博學高雅的高老師,一切都深深地刻在我心中。雖說這景致我再熟悉不過,可是跟隨大師遊歷一番後,我的受益是無法言表的。自然地想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少年肖復興備受葉聖陶關愛,做客葉老家時對那一牆的爬山虎非常感興趣且記憶深刻。原來,多愁善感的我們很善於將記憶移植,大師的一言一行都將融合於坊巷中的一磚一瓦之中,留給我們回味、反思。我相信自己此生再游故地時,必定能想起從高老那裡體會到的:教師的教學素養要如何積澱,教師的從教信仰要如何建立,教師的研修之路該如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