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尹會一傳》原文及翻譯

清史稿

原文:

尹會一,字元孚,直隸博野人。雍正二年進士。五年,出為襄陽知府。漢水暴漲,壞護城石堤。會一督修建,分植巡功,民忘其勞。署荊州,石首饑民聚眾,揚言將劫倉谷。會一單騎往諭,系其強悍者,發倉谷次第散予之,眾悅服。 
乾隆二年,入覲,命署廣東巡撫,以母老辭。調署河南巡撫。河南方閔雨,疏請緩徵,並發倉平糶,不拘存七糶三舊例,視緩急為多寡,上從之。 
四年,黃河、沁水共漲,瀕河四十七州縣成災。會一定賑恤規條十六,無食者予一月之糧,無居者予葺屋之資,緩徵減糶,留漕運貸倉米,米不足,移他郡之粟助之,富民周濟;並假餘屋以棲貧窶,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稅,興工代賑,種蔓菁助民食,助耔種,施藥餌,延諸生稽察;又令離鄉求食者,有司隨在廩給,開以作業,俟改歲東作資送還鄉。 
會一母年七十餘,疏請終養。上知會一孝母,母李先以節孝旌,有賢名,賜詩褒之。會一在官有善政,必歸美於母。家居設義倉,置義田,興義學,謂皆出母意。母卒,會一年已逾五十,居喪一遵古禮。十一年,服闋,召授工部侍郎,督江蘇學政。 
十二年上敕各省學政按試時以御纂四經取與舊說別異處發問答不失指者童入學生補廩。會一請令生童冊報考試經解,別期發問,不在冊報者,不概補經解。下部議行。會一以江南文勝,風以質行。嘗謁東林道南祠,刻國小頒示士子。處士是鏡廬墓隱舜山,親訪之,薦於朝。侍郎方苞屏居清涼山,徒步造訪,執弟子禮。校文詳慎,士林悅服。十三年,轉吏部,仍留學政任。力疾按試,至松江,卒。 
(節選自《清史稿·尹會一傳》) 

譯文/翻譯:

尹會一,字元孚,直隸博野人。雍正二年的進士。雍正五年,出京任襄陽知府。漢水暴漲,毀壞了護城的石堤。尹會一督促修建,分派督辦工事的官員巡視工役,百姓忘記了勞累。尹會一暫時管理荊州,石首挨餓的百姓聚集在一起,揚言將搶劫糧倉中的穀物。尹會一獨自騎馬前往曉諭,拘捕那些蠻橫兇悍的人,打開糧倉拿出穀物按次序散發給挨餓的百姓,眾人心悅誠服。 
乾隆二年,尹會一入朝拜見皇上,被指派暫任廣東巡撫,他因為母親年老推辭了。尹會一被調派暫任河南巡撫。河南因為連綿大雨而憂慮,尹會一上奏請求延緩徵稅,並且打開糧倉按平價賣出糧食,不拘泥於留七成賣三成的舊例,看情況緩急確定多留還是少留,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乾隆四年,黃河、沁水齊漲,臨近黃河的四十七州縣全部受災。尹會一制定出十六個救濟的規章條款,給沒有食物的人一個月的糧食,給沒有住處的人發放修繕房屋的錢財,延緩徵稅,減少賣出的糧食,截留漕運,借出糧倉的米,米不夠,就轉移其他郡的糧食來救助,讓富裕的百姓參與救濟;並且借多餘的房屋讓貧窮的人居住,修建棚戶房舍,安置流離失所的人,免除米稅,讓百姓參加災後重建獲得錢糧來代替賑災,種植蔓菁幫助百姓獲得食物,幫助百姓培土育種,施藥,還招請生員考察各地;又命令各地官員對於背井離鄉尋找食物的人,要供給他們糧食,讓他們拿做工來抵償,到了新年由官府準備錢物送他們還鄉。 
尹會一母七十多歲,他上奏章請求為母親養老送終,皇上知道尹會一孝順母親,尹會一的母親李氏之前也因為節孝被表彰,有賢德的名聲,皇上便親賜詩歌進行褒獎。尹會一做官有好的政績,一定歸功於他的母親。尹會一在家閒住時,開設義倉,置辦義田,興班義學,說都是出自母親的想法。母親去世,尹會一年紀已超過五十,守喪全遵循古禮。乾隆十一年,守喪期滿,被朝廷徵召授予工部侍郎,督理江蘇學政。 
乾隆十二年,皇帝敕令各省學政查考時,在御編的四經中選取與舊說不同的地方發問,回答沒有偏離主旨的,童生進入學堂,生員補位廩生。尹會一請求讓在冊報的生童考試經解,另外安排日期考問,不在冊報的童生,一概不補考經解。交由禮部審議後施行。尹會一認為江南地區人文興盛,務實的文風盛行。他嘗經前往拜訪東林書院的道南祠,鐫刻《國小》公布給士子們看。處士是鏡在舜山墓旁的小屋隱居,尹會一親自前往拜訪,並向朝廷推薦。侍郎方苞隱居在清涼山,他徒步去拜訪,行弟子的禮節。尹會一校勘文字詳細慎重,文人士大夫心悅誠服。乾隆十三年 ,轉任吏部,仍然保留學政一職。尹會一勉強支撐病體去查考,到松江,就去世了。 
《清史稿·尹會一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清史稿·尹會一傳》原文及翻譯0
《清史稿·尹會一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