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原文及翻譯

蘇轍

原文:

①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在於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表憊之氣。
②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於東坡。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百數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錄之,以遺後之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貧,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①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惑,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
③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來帶見鄉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餘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於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於淵明,其誰方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後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
④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③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餘,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④從之,常出其後,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黽勉 mǐn miǎn:努力。 ②梭:悔改之意。③沛然:盛大的樣子。④馳驟:比喻用力地追。

譯文/翻譯:

東坡先生被貶謫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羅浮山下,只和幼子蘇過挑著東西過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頭,心中沒有那種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只是把史地著作當作園囿來遊覽,把文章當作音樂來欣賞,到了這時也全都停下來了,只是喜歡寫詩。他寫的詩精深華妙,並未顯出老年人的那種衰弱疲憊的精神狀態。
這時,我也被貶謫到海康,子瞻來信對我說道:“自古以來,已經有詩人寫過模擬古人的作品,卻沒有人追和古人的詩。追和古人的詩,便從我東坡開始。在詩人中沒有誰是我非常喜愛的,我唯獨喜愛陶淵明的詩。陶淵明作詩不多,但他的詩看上去樸質而實際上華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實際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劉禎、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眾位詩人,都趕不上他。我前後和淵明的詩共一百幾十首,至於那些得意之作,自認為在淵明面前並不覺得很慚愧。現在我要把它們編成集子並且抄錄下來,為的是把它們送給後世的君子,你為我把這些記下來。但是我對於淵明,哪裡只是喜愛他的詩呢?如對於他的為人,我確實是很有感觸的。淵明臨死前寫信給陶儼等人說:‘我年輕時生活窮苦,常常因為家裡貧窮東奔西跑。我性子剛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牴觸,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幹下去,一定會給你們留下禍患。於是盡力辭去世事,使你們很小就過著挨餓受凍的生活。’淵明這些話,說的是實際情況。我現在真的有了他這種毛病,由於自己沒有早早知道這種毛病,做了半輩子官,卻招來了世間的災禍。這就是我十分佩服淵明、想在晚年學得他一點長處的原因。”
唉!陶淵明不肯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齊去拜見鄉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監的官吏置於屈辱、困頓的地位,最後還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難之中,才想起在晚年從淵明身上求得寄託,哪裡有人肯相信呢?雖然是這樣,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職或升或降的原因還是可以考究出來的。後世君子,一定會從中總結出一些立身處世的教訓來。
我年輕時沒有老師,子瞻成年以後,學問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學習。子瞻曾經稱讚我的詩具有古人的風格,我自己認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從被貶謫到黃州住在東坡之後,他的學問日益長進,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詩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來,是要超過他們的,於是就和陶淵明相比。我雖然隨著他賓士不已,總是落在他的後面。對於他追和陶淵明的詩,我又跟著寫了一些和詩。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原文及翻譯0
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