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蘇軾列傳》(十二)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軾與弟轍,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於天。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洵晚讀《易》,作《易傳》未究,命軾述其志。軾成《易傳》,復作《論語說》;後居海南,作《書傳》;又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和陶詩》四卷。一時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舉世未之識,軾待之如朋儔,未嘗以師資自予也。
【譯】蘇軾和弟弟蘇轍,學他們的父親蘇洵寫文章,從來得之於天資。曾經自稱:“寫文章如同行雲流水,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格式,僅是常要在該說的地方就說,該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罵的話,都可以寫成文章。他的文體博大豐富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見。蘇洵晚年讀《周易》,寫作《易傳》未完成,叫蘇軾完成他的遺願。蘇軾寫成了《易傳》,又寫了《論語說》;後來住在海南,寫了《尚書傳》;又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和陶詩》四卷。當時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還不被世人所知,蘇軾都如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從來不曾以老師的地位自居
【原】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讜論,挺挺大節,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譯】自從應考直到出入侍從皇帝,必定以忠於君主作為根本,忠心的規勸卓識的議論,正直而有大節,群臣沒有超出他的。但被小人所忌恨排擠,不讓他安心處於朝廷之中。
【原】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置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太師,諡文忠。軾三子:邁、迨、過,俱善為文。邁,駕部員外郎。迨,承務郎。
【譯】高宗即位,追贈資政殿學士,用他的孫子蘇符任禮部尚書。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邊,讀起來整天忘了疲倦,說是文章的最高境界,親自寫了集贊,賞賜給他曾孫孫嶠。追崇蘇軾又贈太師,諡號文忠。蘇軾有三個兒子:蘇邁、蘇迨、蘇過,都善於寫文章。蘇邁,任駕部員外郎。蘇迨,任承務郎。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蘇軾列傳》(十二)原文及翻譯0
宋史《蘇軾列傳》(十二)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