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中文言文的教學

淺談國中文言文的教學

為改變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老”、“慢”、“差”、“費”的教學現狀,最佳化文言教學過程,本文試從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實效兩方面,針對文言文教與學的特點,提出具體的做法,以促進文言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激發興趣;精講精練;靈活方法;提高實效;積累遷移

經過千百年時間的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而被選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優中選優。但是,無須諱言,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處於老(教學方法)、慢(進度慢)、費(費時多)、差(效果差)的狀態。絕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甚至厭惡、畏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也有來自“教”的因素:許多老師仍採取傳統的逐字逐句的串講方式,讓學生記筆記,然後從中抽題訓練;或者偏重知識教學,把字、詞、句的理解、翻譯當作重點,其他都交給學生自己解決;或者一味側重背誦,讓學生背課文、背註解、背練習題答案。這樣的課堂,沒有體現新課改理念的精神,不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古文的精髓,談不到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們從事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必須大手筆地、適宜學情地改革我們的文言文教學,讓新課改的春風也度“玉門關”。改革課堂教學,最佳化教學過程,使教學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讓文言文煥發出新的活力。

文言文與現代文教學不同的是學生遇到語言障礙較多,因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幫助學生掃除這些障礙,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傳統的語言教學,側重在“講”字上下功夫,教師講,學生聽或記。在文言文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一般採用“串講法”,即教師逐字逐詞細解釋之後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後,再概括段意,把各段意思概括起來,講通之後再概括主題思想,再講解寫作技巧。在講授知識時,教師不厭其詳,不厭其細。傳統的這套方法使我們想到鳥類育雛的方法,鳥類將覓來之食含在喙里送進幼鳥嘴裡,那種親情和負責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動。

但是,我們用課改的精神,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從學生未來的發展來審視傳統和文言文教學時,不難發現,這種方法施教的結果是“學會”。而當今以至未來,知識大bao6*炸,信息瞬息尤變,科技迅猛發展,學生僅靠老師教會的知識如何適應?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教學那種少、慢、差、費的做法,變學生“學會”為“會學”。

那么怎么在文言文教學中讓學生“會學”呢?

一、指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自能逐漸領會文章的大意。

讀課文一般分三遍進行

1、自己默讀一遍。學生自讀,有生字障礙,不得不看注釋。這一遍讀,讓學生批註生字字音,粗知文章大意。

2、全體學生齊讀一遍。目的讓優生帶動差生,讀通課文,讀出課文的節奏。

3、學生自由朗讀一遍。目的讓全體學生鍛鍊朗讀,獲得語感,領會課文大意。

二、學生筆譯課文,加深理解學習的內容

要求學生藉助課xia6*注釋,用小號字在課文行間筆譯,教師巡迴指導,答疑解惑。

學生朗讀時覺得明白了課文的意思,在用筆翻譯時,才感到有許多地方很不順手,一些難詞,難句的障礙橫亘在面前。他們被逼近著看注釋、查資料、動腦筋、問老師。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主動性增強了,咀嚼知識、消化吸收的能力提高了。諸如文言文的詞法、句法老師這時不必肢解,不必講授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學生整體感知文言文的能力,養成利用注釋,翻查資料,質疑清教的學習習慣

三、學生說說筆譯的文字,領悟翻譯的準確性

筆譯之後,讓學生分段分層說說翻譯的內容,再讓別的學生評價、校正,最後教師給予點撥。

教師點撥時,應注意幾點:

1、給予學生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

3、告訴學生:能直譯儘量直譯,但並不是所有句子都能直譯,直譯不通要意譯。

四、做好練習題,強化知識重點

要鞏固所學內容,就得多練習。知識重點設題要活,要突出每篇文章的特點。

如:古詩練背誦,練默寫,練欣賞名句,文言文翻譯古今異義的詞,翻譯省略成分的句子等等。

練習題要加強前後知識的聯繫,要注意辨析同一個詞在不同語言環境當中的不同含義。

五、小結每課知識要點,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印象

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時,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搞單打一,不善於綜合。因而教師有必要將二篇課文加以梳理,理清知識脈絡,同時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思想內容或主要寫法。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淺談國中文言文的教學0
淺談國中文言文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