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
章潢
原文:
九江湖口縣有石鐘山。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唐李渤始訪其遺蹟,得雙石於潭上,扣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宋蘇文忠以陋其言,嘗因夜月乘舟造絕壁,上下聞有大音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回至港口。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周文忠公亦嘗游其處,而其所錄上下鐘山之景為頗詳,嘗疑其論之不一。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學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詣北鐘山。山皆大石,側立於江濱,高可千餘丈。左有觀音閣,閣有小軒,適臨鍾石之上。老人與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鐘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閣後履嶄岩,觸荊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雲”,蓋頂也,僅可容二三人。憑闌一望,小孤、五老、香爐、二祖、五祖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於左右,江水南來而清湖水西出而濁或匯於此而後朝宗于海灝瀚汪洋無際遠涵天碧近漾嵐光。悠然之景,可以遊覽得,而不可以筆舌狀。返而登岸,徑造鐘石之下,俯而觀之,石皆罅穴,水落風息,不能鐘鳴。
九江復回,與進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處,風怒浪急,舟不能艤。乃上閣之小軒,聆之,誠噌吰如洪鐘然,餘石無此聲。酈元之紀,蘇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詣南鐘山,山下亦有觀音閣,臨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鐘山,其景則不如,右石中缺十餘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鍾石也。蘇公有記刻其上。正統十四年己已,石裂而仆於水,形跡尚新。詳察南北諸石,下俱穴竅,風水搏之,皆能有聲,何獨此石以鍾名?蓋諸石負土而側立,下虛而背實,故其音濁,惟此石突然特立於水中,中空而下虛,故其音如洪鐘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擊而辨其清濁,則疏矣。然疑蘇公當時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楊次山所謂“真山從作假山看”者,正此謂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鐘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見稱於文。
譯文/翻譯:
九江湖口縣有一座石鐘山。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於是授予它這個稱呼。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北宋的蘇軾因為對這話有懷疑,曾經在有月亮的夜晚乘著小舟來到峭壁下,聽到有宏大的聲音發自水面上,聲音洪亮像鐘鼓的聲音連綿不斷。駕船的人非常害怕,回到的渡口。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在水中,中間是空的,有很多孔,和風聲水聲相互呼應,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鐘鼓的聲音相互應和。周文忠公也曾經遊覽過這裡,並且他描寫上鐘山的景物很是詳細,曾疑惑為何這些(有關鐘山得名原因第)說法不一致。
今天秋天七月十六,因為督學到了縣邑,於是帶著老人高嵩等到北鐘山去。山上都是大石,立在江邊,高的大約有一千多丈,左面有觀音閣,閣中有小軒,正好在鍾石之上。高嵩和寺中僧人宏鋐指著對我說:這就是北鐘山,山就是因為這個而命名的。於是就從閣後踏著高峻的山崖,深入灌木叢生的地方,像蛇一樣蜿蜒而上。有個亭子叫做“白雲亭”,原因是亭子在山頂,僅可容納二三個人。憑著欄桿遠望,小孤、五老、香爐、二祖、五祖諸峰,如同環抱在一起,都像屏風一樣列在山的左右,從南面來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渾濁,有的匯聚於此,然後注入大海。廣闊的大海無邊無際,在遠處與長天一色,在近處和山間的光彩一起蕩漾。悠然的風光,能在遊覽時體驗到,很難用筆墨來形容。返回登岸,徑直來到鍾石下面,俯下身子觀察,石頭都是空穴,因為水位下落風停息了,所以沒有發出鐘鼓的鳴聲。
從九江又回來,與進士梅君愈以及老人乘著舟到這個地方,狂風怒號波濤洶湧,舟不能靠岸。於是來到閣中的小軒上,聆聽,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鐘鼓的聲音,其他的石頭都沒有這樣的聲音。酈元的記載,蘇公之辯解,的確可以破解千古疑惑了。第二天,到了南鐘山,山下也有觀音閣,臨靠大江。左右石壁和北鐘山一樣,但景色不如北鐘山,右面的石頭少十多丈。老人和寺中的僧人說,這就是南鍾石也。蘇公有記刻在上面。正統十四年己已,石頭裂開倒在水中,痕跡尚且很新。仔細的觀察南北的石頭,石頭面下都有窟窿,風水擊打在上面,都可以發出聲來,為什麼只有這個石頭用鍾來命名呢?大概是其他的石頭背靠著土側立,下面是空的而後面是實的,所以發出的聲音渾濁,只有這座山石突地矗立在水裡,中間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聲音像洪鐘一樣。李渤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辨別石鐘山聲音清澈或渾濁的原因,就淺陋了。但是懷疑蘇公當時所遊覽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風景,才有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一樣的石頭,陰森森地想要向人撲去。楊次山所說的“真山從作假山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況且遇到害怕的事就回去了,南鐘山恐怕還沒有到,所以南鐘山的景色沒有在他的文中見到。
《游石鐘山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