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寒朗傳》原文及翻譯
後漢書
原文:
寒朗,字伯奇,魯國薛人也。生三日,遭天下大亂,棄之荊刺;數日兵解,母往視,猶尚氣息,遂收養之。及長,好經學,博通書傳,以尚書教授。舉孝廉。
永平中,以謁者守侍御史,與三府掾屬共考案楚獄。顏忠、王平等辭連及隧鄉侯耿建、朗陵侯臧信、護澤侯鄧鯉、曲成侯劉建。建等辭未嘗與忠、平相見。是時,顯宗怒甚,吏皆惶恐,諸所連及,率一切陷入,無敢以情恕者。朗心傷其冤,試以建等物色獨問忠、平,而二人錯愕不能對。朗知其詐,乃上言建等無奸,專為忠、平所誣,疑天下無辜類多如此。帝乃召朗入,問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對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虛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無事何不早奏獄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對曰:“臣雖考之無事,然恐海內別有發其奸者,故未敢時上。”帝怒罵曰:“吏持兩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願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國耳。”帝問曰:“誰與共為章?”對曰:“臣自知當必族滅,不敢多污染人,誠冀陛下一覺悟而已。臣見考囚在事者,鹹共言妖惡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無後責。是以考一連十,考十連百。又公卿朝會,陛下問以得失,皆長跪言。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嘆,莫不知其多冤,無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陳,誠死無悔。”帝意解,詔遣朗出,後二日,車駕自幸洛陽獄錄囚徒,理出千餘人。後平、忠死獄中,朗乃自系。會赦,免官。復舉孝廉。
建國中,肅宗大會群臣,朗前謝恩,詔以朗納忠先帝,拜為易長。歲余,遷濟陽令,以母喪去官,百姓追思之。章和元年,上行東巡狩,過濟陽,三老吏人上書陳朗前政治狀。永初三年,太尉張禹薦朗為博士,征詣公車,會卒,時年八十四。
(選自《後漢書·寒朗傳》)
譯文/翻譯:
寒朗,字伯奇,魯國薛人。他出生三日,遭遇天下大亂,被拋棄在荊棘叢中;幾天之後兵禍解除,母親去看他,他還有氣息,就繼續撫養他。等到長大,他喜好經學,博通書傳,用《尚書》教授門徒。被舉為孝廉。
永平年間,寒朗以謁者身份代理侍御史,與三府掾屬共同審理楚王謀反案。顏忠、王平等人的供詞牽連到隧鄉侯耿建、朗陵侯臧信、護澤侯鄧鯉、曲成侯劉建。耿建等人的供詞說不曾與顏忠、王平相見。這時顯宗大怒,官吏都害怕,凡有牽連的人,都逮捕入獄,沒有人敢以實情寬大處理。寒朗同情其冤屈,試以耿建等人的外貌特徵單獨詢問顏忠、王平,但兩人都吃驚答不上。寒朗知道其中有詐,於是上書說耿建等沒有奸邪之心,完全事被顏忠、王平誣陷,並懷疑天下無辜受牽連的人大多像他們一樣。皇帝於是召寒朗進宮,問道:“耿建等人既然沒有奸謀,顏忠、王平為什麼要牽連他們?”寒朗答道:“忠、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大量牽連他人,希望表明自己無罪。”明帝說:“既然這樣,四侯就沒有罪,你為什麼不早奏明,卻要等到案件審完,讓他們長久關押到現在呢?”寒朗答道:“我雖考查他們沒有罪,但是怕海內還另有揭發他們jian6*情的人,所以不敢及時上奏。”明帝發怒罵道:“官吏竟這樣模稜兩可,趕快將他拉下去。”左右的人正要將寒朗拉下去,寒朗說:“希望讓我說一句話再死。小臣不敢欺君,我是想幫助國家。”明帝問道:“誰和你一起寫的奏章?”寒朗答道:“我自知應該滅族,不敢牽連別人,確實希望陛下覺悟罷了。我看到拷問囚犯的當事官吏,都說造作妖言是大罪,臣子都應痛恨,對牽連的人放掉不如關起來,這樣以後就可以沒有責任。因此拷問一個牽連十個,拷問十個牽連百個。另外公卿朝見時,陛下問到朝政得失,都是長跪在地上說話。等到他們回到家,口中即使不說,卻暗自仰頭嘆息,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無辜受牽連的人)有許多冤屈,(但是)沒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現在所說的,的確是死而無悔。”明帝的怒氣緩解,下詔讓寒朗出去。過了兩天,明帝自到洛陽監獄審錄囚徒,清理出冤枉者千多人。後來王平、顏忠死在獄中,寒朗就把自己關押進監獄。恰逢大赦,被免去官職。又舉為孝廉。
建初年間,肅宗大會群臣,寒朗上前謝恩,因寒朗向先帝進過忠言,就下詔任命為易州縣長。過了一年多,升為濟陽令,因母喪去官,百姓很懷念他。章和元年,皇上巡狩東方,經過濟陽,三位老吏上書陳述寒朗以前的治理情況。永初三年,太尉張禹舉薦寒朗為博士,徵召他乘公車入京,恰逢寒朗去世,時年八十四歲。
《後漢書·寒朗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